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迷踪谍影 > 第二千六百六十六章 用人不疑

第二千六百六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修建机场跑道的工人们,从离城五里山上取大石头,运到飞机坪来填大坑,填完了以后了再用河里运上来的鹅卵石和沙子把它填平,再用石碾去碾。

这样用石料和沙土填起来的跑道,要承受住飞机降落时的巨大冲击力,跑道的根基必须尽力地夯实。

他们最为先进的技术,是一种依靠人力和牛拉的大石头碾子。

这种用水泥和鹅卵石浇铸而成的石碾,最大的重达两吨。在中间的圆孔里插入一根木轴,这样在石碾拉到跑道尽头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转动中间的木轴来改变方向。

一个重达两吨的石碾,至少需要五六十个民工才能拖动。

1938年正月十二这一天,芷江东郊教场坪里人声鼎沸。

800米见方的平地上,19000多名民工扛着自家的锄头,挑着自带的畚箕,像蚂蚁一样涌向教场坪。

这一天,芷江机场开始全面动工。

从芷江、辰溪、会同、晃县、黔阳、麻阳等11个县,调集了近两万农民赶赴芷江抢修机场。

两万人,全部衣衫褴褛。

在1650米的跑道上,他们一天要来回地走上好几次,埋头、用力、前倾,埋头、用力、前倾,似乎成了他们的习惯动作。

当时的芷江机场原本是一个教场坪,是历代官府和军队用来训练兵将、考取武秀才、检阅军队、砍杀犯人的地方。

不过这一次,这个地方被一个叫陈纳德的美国人相中,他要在这里修筑一个机场。

历史应该记住,这座为抗战倾尽了全力的芷江机场,是怎么修建起来的。

负责修建芷江机场的工程师只有一个林泽群,和一个实习工程师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黄樟任。

还有那些了不起的修路工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