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生活在明朝 > 197章 双赢的“生意”

197章 双赢的“生意”(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阮二笑了,“这倒也是。这么算起来,生手到熟手至少三个月……”说到此处,他停下来,试探着问道,“莫不是想招了人后,再现教她们么?”

苏瑾点头。要扩大生产,原料,技术,人工三者缺一不可。如今似乎只有这么一条路子可走了。

阮二沉吟片刻,道,“说的也是个法子。现有的熟手妇人可先开工,余下的么,只好一步一步慢慢来。”

只是办培训班,她面临的问题亦不少。最最关键的一点,现今不是二十一世纪,妇人们怕是没白白浪费三个月,不领一文工钱而来学习的觉悟罢?二则即是授课,不免要边操作边教授,她的羊毛好不容易才购买因来的……原料浪费也是一大问题,着实叫人心疼。

与阮二议了半晌,最终也没议定如何办。眼见天色已晚,苏瑾只好叫他和工坊中的师傅再议一议,议个最佳的方案出来。

衙门即是发了牌票,着衙役前去拿人。苏瑾便放了心。她并不关心判案的结果,那张巧儿说其父被兄长圈禁,病情危机,现今有官府准了状子,张巧儿自能见着其父,她的目的也达到了。

半的时候,阮二过府来汇报织坊的事儿。先前织坊只是试织,重点解决技术问题,因而织工并不多。如今要扩大生产,必要再招些织工人手。

“调试好的织机已有五六十架,正在调试的大织机还有十来架。人手仍差一半儿。”阮二略微有些发愁,苦着脸儿和苏瑾道,“坊子里贴出用工告示,已有三天,来应征的倒不少,合格的却寥寥无已”

忻州府与内陆不同,当地百姓大多以种地为业,民间纺织的好手本就少。再者,那十来架大织机,是仿着江南织造局的妆花缎子机改良的。所谓妆花,让苏瑾以通俗的话来解释,大约等同于前世的提花技术。这种织机,操作起来,并非一人能完成。

织机架正上方又悬有提花机。两人织,两人配合操作提花机,这种高精准的配合工作,并不是随便拉个织工便能做的。

阮二知已到散衙的,便不再多留,匆匆去了。

他刚走不久,苏瑾便听到散衙的梆子声,不多时,后衙的大门便开了,传来栓子恭迎的声音。

苏瑾自正厅里走出来时,陆仲晗已过了屋宇式的门厅,她笑着迎上去,“倒比我想象的得早些。”以栓子说的架式,苏瑾本以为他今儿会在衙门挑灯办公呢。

陆仲晗笑笑,没,往她这边走来。直到两人会合到一处,他才轻笑道,“晚堂的状子少些。便早早了。”

“我听栓子说,那位张姑娘的案子审,可是有结果了?”

这个问题,早先她和阮二几人也议过,本是有些心理准备,但真到此时,苏瑾也有些发愁。以指叩桌,低头思量一会儿,自言自语道,“莫不是要办个培训班么?”

她声音低,阮二没听清楚,往前伸了伸头,“说?”

“没。”苏瑾笑了笑,又问,“生手多久能练成熟手?”

阮二偏头想了想道,“咱们坊子里的这些妇人,自咱们羊毛坊开始筹建,便一直在。至今已有三个月,她们早先是织过羊毛的,也算是熟手了。”

“她们算熟手?”苏瑾笑了笑,“不过是给前一位刘掌柜织过几张毯子而已。也就比一般的妇人强那么一点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