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生活在明朝 > 236章 陆府(二)

236章 陆府(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端坐着思量一会儿,向陆老太太道,“母亲,老五的亲事即已成定局,还是要早早全了礼数的好。母亲若执意不许,他又非要如此,不但祖孙生隙,叫有心的人拿去做文章,参他个忤逆不孝,可如何是好?”

想了想又道,“他才年过二十岁,官路尚长,现在他官位小,没人看在眼中,不拿这件事儿做文章,可保不齐日后他飞黄腾达,被有心的人给翻了出来……”位居高位被人翻旧帐,这种事儿在官场上屡见不鲜。正春风得意时,或许再大的事儿也奈何不得他,一朝失势,便是一件再小的事儿,也可能结终仕途。

陆老太太虽知他说得有理,但心气依然不顺,就哼道,“他这是自作孽!”

“母亲!”陆大老爷神色一肃,无奈叫了一声。见陆老太太依然板着面目,半晌一叹,“也罢,老五真留在秀容县,有没有他飞黄腾达的一天,还未为可知呢。”说着就站起身子,便要出去。

正这时,程府的下人入府来报,“回老太太,我家主母本要差人来请五少爷,不想正巧在街上遇见,五少爷便叫小的来回老太太,说是自胡府出来,再去程府见见我家祖母,今儿夜里或许回不来了。”程记主母,陆家大姑奶奶在家行三,比陆三老爷年长两岁,本来兄妹二人的感情就相厚些,又因她嫁到程家之后,前头两个皆是女儿,对自小聪慧安静的陆仲晗甚是疼爱。以往他在家时,每年皆要接陆仲晗到程府去住些日子。上次陆仲晗回乡祭祖,只能在徽州停留四五日,还硬生生地叫陆家大姑奶奶留住了一日。

陆老太太就不是很顺畅地点了头。

陆仲晗前脚刚走不久,突见陆家大老爷进来,与陆老太太问了安,不及落座,便迫不及待的道,“母亲,老五可与你提过改派江南之事?”

陆老太太一怔,“并没有,这话从何说起的?”

陆大老爷就拧了眉,“昨儿听说他们兄弟吃酒时,他提了两句。道是秀容县民风刁顽,物产不丰,照此下去,极有可能连任。与其在那处蹉跎六年,不若壮士断腕,报病去职,在家将养一年半载,图谋个江南富庶之地……”

“他当真如此说?”陆老太太脸上一喜,打断陆大老爷的话。

“是老三今儿早上与我随口提了两句。”看老太太也是一副茫然模样,陆大老爷面上也有失望之色,他因事致仕,自家儿子读书不成,自然将满腔期盼都付诸在侄子身上。叹了口气,“莫不是醉话?若他真有此意,虽冒险些,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法。莫真如老二那般,深陷南京那个清水衙门,五六年不得翻身才好。”

提及陆家二老爷,陆老太太的心就突地一沉。他原也是地方实差,但大明朝的官员向来是地方与京城两地来回调任。这反复调任是一个升官的过程,也是锤炼官员能力的过程,那些出类拨萃的朝中重臣便是在这种反复磨砾中成长起来的。但陆家二老爷在调任时,不晓得惹着哪个权臣,竟给扔到南京那个清水衙门里……

正好那时陆家大老爷致仕,陆家这才门楣暗淡至今。

“那等他回来,便问问他。”陆老太太刚说了这么一句,突地想到那苏氏现在杭州,他莫不是因为苏氏要这般……神色又忽地暗沉下来,重重哼了一声。

陆大老爷自然知道她是为何。而这个原由他最初也想到了,毕竟老五早先已干过那么一出事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