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第六百九十四章 王羲之手迹摹本都来

第六百九十四章 王羲之手迹摹本都来(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修补,去大的撞击印、戳记什么的。

不过这会华夏还没玩修补的,因为银元就算珍惜品种也就那价,犯不着。至于日本就不好说了,还是看过保险。

很好,原光明显,没有深刻划痕,使用痕迹几乎没有,这玩意都有可能是小鬼子在9.18时从造币厂或者不抵抗将军家里抢来的。

放下银元,张楠道:“降价20%,我要了。”

一听这话,小村次郎连忙道:“艾伦先生,最多优惠10%。”

没了刚才的轻松,瞬间变得专注,就像在做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甚至感觉到他是屏住呼吸的。

上辈子的习惯而已,一看银元就这德行,其实谈不上什么神圣不神圣,就算看块袁大头都这样:那会高仿多如狗,又不像这两年,连新造的假银元都少见。

间断性屏住呼吸这手是因为要看边,这动作都把小村次郎给唬住了:没见过这样鉴定银元的。

别人最多拿个十倍放大镜看,这位手里的至少三十杯,还转着圈看边。

直边,中间大吨位冲床挤压产生的夹线明显、不规则,显然是真品。

“成交。”

还不还价其实无所谓,不被当冤大头就行,两万美元自己根本无所谓,而且全世界最多5枚,当个收藏挺不错的。

看边,张楠就算见识有限,但知道在华夏,这手功夫在2000年前几乎就没人用。因为对行家而言,那时候的真假银元一眼就能分清,2000年前的假银元就是蒙行外人的。

看边的技术,那是行家们被后来的高仿银元给逼出来的,而张楠算是此中高手。

其它不敢说,剡县圈子里鉴别银元的手艺,张楠自认第二的话,最多还有一位姓陶的师傅认并列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连老张师傅都会自叹不如。

本地公安局鉴定贼脏银元不找文管会却找张楠,这技术不是吹的

看完边,再看面:磨损程度、有无修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