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第1523章 老奸商的道行!

第1523章 老奸商的道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姜爱华,坐一边居然和查里兹-塞隆差不多,听得一愣一愣:他是知道如今华夏有假酒,还不少,但根本没想到居然会达到在一个经济发达的县里,书记、县长喝不到一瓶真茅台的境地

不过也正常,皇城根下混的高干子弟,他能看到个毛

张楠在一边感叹,还是老家的黄酒好,那玩意酒不存在假酒,本地小酒厂、私人作坊里出的,仓库里或地下埋几年,一个字:纯

酒嘛也就这么回事,就是这次姜爱华弄来的这两瓶酒的酒瓶子少见,到时候无伤大雅的搞个小恶作剧,将来蒙人、蒙蒙专家还是挺有意思的。

行家出手蒙人,砖家就是棒槌

也不知道那帮家伙怎么会知道尖庄什么味,整个商业系统都成了大笑话。”

说到这,项伟荣又想了下,“这几年别说茅台不敢喝,市面上名气大点的白酒都得悠着点。

甭管茅台、五粮液还是汾酒,瓶子里头给你灌尖庄还算好的,有些敢给你灌甲醇,喝死人不偿命

不过就算假酒多,高档酒还是供不应求,那些个废品收购站里头这高档白酒瓶子就很吃香,茅台酒瓶回收价涨到十几块一个,转来转去都给贩子弄去做假酒。

茅台厂又不是啤酒厂,他们可不要回收酒瓶。”

就像书画一项,张楠虽然不玩,但也知道为什么各种老印泥、老印章会那么吃香,特别是各种查得到的大小名人的私章。

收着别人的老印章好玩?

扯淡

项伟荣的话,这查里兹-塞隆就听懂了一小半。

不是因为她不懂普通话,而是美国名媛不了解华夏基层社会目前各种假冒货泛滥的实际情况,更不懂“尖庄”是啥意思,也很难理解废品收购行业与造假行业之间的联系。

她是南非人,更是个美国人,但除了嘴巴和胃已经很大程度华夏化之外,其它方面可一点也不华夏。

张楠是能听懂,出来也就六七年,上辈子那会也经历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期假酒泛滥成灾的年月。

好的白酒瓶子老值钱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