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1627崛起南海 > 第2367章

第2367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海汉在金州所用的这些手段,正在逐渐将金州从大明剥离出去。岳永寿虽然不服,但以他的个人能力也的确没有办法能去改变这种趋势,就算想为大明做点什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何况海汉人给的实在太多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也只能对金州的现状睁只眼闭只眼,安慰自己这都是为了维系两国保持现状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

只要能升官发财,眼下跟海汉人演几年戏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海汉人也十分上道,要跟清军开打之前还会特地知会他一声,将不要钱的功劳双手奉上,这等好差事哪还有别处能找到。

这天岳永寿正在家中闲坐,下人来报有本地官府的人登门拜访,岳永寿看了来人递上的名帖,连忙让下人把来客请进了书房接待。

来人正是陈一鑫的秘书曾晓文,他先是奉上了一份礼单,倒也不是什么贵重礼物,不过是茶、米、蔬果等等,但这些物资都是从南方运来的好东西,寻常人在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

虽然来的是个秘书,但岳永寿可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知道这位是陈一鑫身边亲信,还兼有幕僚的身份,在陈一鑫那边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当下也是以贵客之礼相待,收下礼单之后连忙表示了谢意。

岳永寿当然也没忘了在奏折中为自己表功,强调海汉军队的行动是自己凭借与海汉将领的私交,坚持与其反复磋商之后才得以促成,而此次行动对满清所造成的沉重打击,将会有效遏制其针对大明的军事行动云云。

这其中有两个重点,其一是岳永寿促成此事对大明意义重大,其二是岳永寿与海汉将领有私交情谊。强调这两点的目的在于稳稳揽下功劳的同时,还要巩固他自己的特使地位,免得朝中有人见这功劳好拿,便另行安排人顶替他了。

岳永寿很清楚,仅是促成海汉发动冬季攻势这一条,就极有可能会得到朝廷的升迁嘉奖,像这种送上门的好处,他估计今后每年都还会出现,所以在奏折的最后他也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要为国戍边,扎根金州,督促海汉人继续对满清用兵,以此来减轻大明所面临的外部军事压力。

当然金州的环境其实也没有岳永寿在奏折里描述的那么艰苦和危险,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在金州的生活水平可能比在京城还更好一些。

岳永寿在金州的住处是距离地峡防线二十里的一个三进院落,与他同住的是两名跟随他多年的老仆,一个年轻书童,还有两名小校兼任护卫和仪仗。以特使的身份来衡量这个人员配置的确显得有些寒酸,但金州本是战地,海汉也不会允许大明特使带着大批人马进驻,所以最后岳永寿来的时候就带了这么几个人在身边。

来到这里之后的马夫、厨子、仆妇,全是海汉帮着张罗的,并且这些额外人员的费用都由海汉包揽下来,无需岳永寿掏腰包负担。此外海汉官方还会按月给岳永寿发放一笔所谓的“办公经费”,这笔钱比朝廷发给他的俸禄要多出不少,如今已经成为了他的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

而他的住处虽然离前线已经很近,但其实一年当中的多数时候都基本感受不到兵荒马乱的战争气氛。虽然每次前线发生战事的时候,整个金州地区都要进入到军事管制状态,但一般短就两三天,长也不过十天半个月,而且也从未有过物资供应不足或者前线战事吃紧的情况。所以本地的社会秩序一直保持得十分良好,在岳永寿看来与大明多数地区也并无差异,更是远远胜过了同为边陲的九边重镇。

岳永寿还悄悄跑去看过被安置在金州的原东江镇民众,这些已经逐步脱离明籍的百姓如今大多都入了海汉籍,而且只要入籍就能从官府得到分配的田地,不愿种田的也会有官府安排的其他生计,虽然还没到丰衣足食的程度,但至少已经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所需,远远胜过他们当初在皮岛的苦日子。才不过短短一两年时间,这里已经没什么人再怀念大明子民的身份了,民众言必称“我海汉国”如何如何,俨然已经将自己视作了海汉的一员。

至于文教、律法、钱币、乃至户籍编制这些社会根本,也全都已经在按照海汉的标准在执行。岳永寿毫不怀疑只要再过一两代人,金州民众肯定会十分笃定自己的身份归属,到时候就完全没有大明什么事了。

当然关于这些不太妙的情况,岳永寿并不会在提交给朝廷的报告中详细表述,毕竟海汉人在提供办公经费的时候就已经明示过他,对于可能破坏两国外交关系的情况,希望他能“酌情上报”。至于怎么个酌情法,岳永寿也心知肚明——海汉人想占大明的便宜,却又不想让两国关系因此而趋于紧张,那就只能尽量对大明朝廷隐瞒真相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