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1627崛起南海 > 368.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转运

368.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转运(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由于这次需要转运的民众数量实在太多,而沙湾码头的停靠规模又很有限,以至于组织移民登船都不得不分作了两天来进行。头一天装运完移民的船只就先行出发,前往珠江口的万山港停靠过夜。而第二天的移民船装运完人口之后就不作停歇,直接驶出珠江口,与头一天出发的船队会合之后一起返回三亚。

根据李家庄移民营的数据统计,在两天当中共计有民众五千一百余人登船,堪称穿越之后人口最多的一次海上输送。几乎所有的船都装得满满的,船舱中塞满了移民,让人不仅联想起西方国家运送奴隶的船只。而这种匆匆忙忙的大规模人口运输的恶果也无法避免,大量体质较弱的民众在出海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各种不适状况。出海第二天,因为身体原因死在船上的民众就多达十七人。这些人的尸身自然无法得到收敛,只能被立刻抛入到大海当中。

死在途中的倒霉鬼并不止这一些,在七天之后船队到达胜利港的时候,总共有二百七十三人死在途中,这个纪录也堪称穿越之后海上运输的最大死亡数字了。当然这样的状况丝毫不能责怪医护人员,相关部门虽然倾尽全力,但仍然无法保证每条船上都能配备足够的医护力量——事实上整条船队一共也只配备了三十多名医生和七十多名护工,算下来平均一条船上还分不到一个医生。

至于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弊端,“琼联发”到底会把这些移民安排去哪里,幕僚没有多这个嘴,王大人也没这个闲工夫去慢慢琢磨。两广若是一乱,那就是要上奏折奏报朝廷的大事,不管怎样都必须尽量先把局面稳定下来再说。至于这么做的负面作用,这个节骨眼上已经没人能顾得上了。

于是总督府一纸文书送到“琼联发”,这边的股东老板们自然不敢私自作出决定,连夜就将原件送到了驻广办。马力科一看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一方面可以大量地引入移民,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在民间为海汉塑造出更好的口碑,以后即便是不作特殊的宣传,寻求生计的民众自然而然就知道出路在哪里。

当然这个事是肯定不能由驻广办来出面主持操办的,还是得交给“琼联发”及其相关的十几家商行来运作才行。而官府为了把这苦差事甩给“琼联发”,倒也很痛快地给予了不少方便——凡是运往番禺移民营的米粮和生活物资,一律免收所有的过路费和赋税,凡是前往番禺移民营的民众,一律免查路引,凡是“琼联发”在各州县组织的移民赈济点,一律由官府衙役协助维持秩序,并出具相应的安民告示证实其可靠性。

这么一来,大量的移民便开始源源不断地从省内各个州县向着番禺县集中,其速度远超马力科等人最初的预计,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向大本营求援,要求尽管派船运送物资并接走即将爆棚的移民。

目前暂住在移民区的各路民众已经接近五千人之多,光是每天吃掉的粮食就要以千斤计算,消耗药材和其他生活物资也是数目巨大,仅仅靠着驻广办撑着根本不是办法。而且这么多的人挤着住在一起,很容易会爆发大型的疫病,一旦发生这种恶性事故,那今后海汉还想组织大规模的移民,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可了。

九月十八日,王汤姆驾着“闪电号”将恩里克送到了澳门,并开始参与到双方进一步的会谈当中。在经过双方的紧急磋商之后,澳门葡萄牙理事会同意海汉的申请,在双方达成进一步的合作协议之前,在珠江口水域保证所有海汉移民船的出入安全。这个消息在通过电报发回大本营之后,执委们统统都是松了一口气。

三天之后,紧跟着“闪电号”出发的第一批移民船就抵达了番禺,卸下了大量的物资,并装运了七百余名移民离开这里,南下返回胜利港。然而这已经远远跟不上各地民众进入移民营的速度,这批船还没出珠江口,移民营的人数就已经突破了七千,并且在短期内似乎还有上涨的趋势。

九月二十二日,穿越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支外派船队驶进珠江口,抵达了沙湾水道的码头。七十余条大大小小的海船甚至根本无法尽数进入到沙湾水道当中,一大半的船只能在珠江沿岸停靠。

这些船不但集中了海运部名下的大部分货船、移民船,同时也调用了海军几乎所有的战船,另外还有“琼联发”以及其他一些商家被临时征用、租用的船只,甚至连崖城水寨里几条状况较好的战船也被抓了壮丁。如果不是驻广办和“琼联发”提前给广州官府和驻军报备,驻扎在珠江口的明军大概会误以为这是大股海盗要准备上岸攻打内陆了。

原本住在移民营中惴惴不安的民众们看到这么大一支船队的到来,终于是放下了心。虽然他们在来到这里之后就知道会被运往琼州岛定居,但等候多日一直没有看到船队出现,也难免有些不安。毕竟海汉人在琼州岛的一切故事都只是传说,就算归化民干部再怎么形容得天花乱坠,对这些还没有去过胜利港的民众来说也只是虚幻的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