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皇兄 > 皇兄 第37节

皇兄 第37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幕僚还要再说,太子却突然笑道:“你可知我的母亲有多厉害?为了权力,她的心能比任何人都狠。”

幕僚大惊,不知太子为何会突然说出这种话。

皇后的厉害,众人有目共睹。但太子不该说出来。

幕僚压低声音:“殿下,慎言。”

太子神情恍惚,喃喃道:“我巡察江南东西两道,沿途二十州民不聊生,为了掌控江南东西道管辖之权,我的母亲任由洪水倾覆稻田民宅,赈灾银两明明拨出一百万两,百姓们却仍食不果腹。”

御史台督察百官,独立于三省六部,其中大部分御史由天子亲自任命。

封号食邑本是皇家内事,但因宝鸾并非亲生,加上皇女调换皇子一事,家事成国事。

宰相们位高权重,无利不起早,圣人自登基起,与宰相们周旋数十年,而皇后努力多年,也不过是在太学和六部中笼络人心。今年元日朝会帝后同席,全因皇后事先和宰相们通过气,以利诱之,是以无人反对。但也不能次次顺心如意。

御史台一天一个态度,虽多数向着圣人,但也有见风使舵的嫌疑。

是以当幕僚的书信传来时,太子顾不得震惊幼妹身世,即刻命人去疏通其中关窍。

他面孔苍白,一派颓然:“我有心救灾,却使不动任何一个当地官员,整整四个月,我只能看着,什么都做不了。”

幕僚不敢答,心想:当初皇后同意太子出外巡察,自然有恃无恐。

甚至,皇后的目的,就在于让太子眼睁睁看着这一切。

幕僚轻言细语宽慰:“每朝每代,皆有天灾,帝后赈济灾民,赦免赋税,已是仁政。江南道民生艰难,只是一时之景,待今年风调雨顺,百姓们自然又会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太子苦笑:“是吗?是仁政吗?难道不是人祸吗?”

太子好心办事,未曾想到此事根本无需他费功夫就能办成。太极宫没有插手,皇后没有阻拦,圣人坚持要赐恩宝鸾,水到渠成。

太子赶回长安,得知宝鸾的事已经定下,同幕僚感叹:“总算有件如意事。”

幕僚见太子形容疲惫,想问江南道的事又不敢问。

出长安近四月,太子比从前更加消沉。

太子今日回长安,尚未入太极宫和永安宫拜见太上皇和帝后。幕僚提醒,太子却置若罔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