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沈家九姑娘 > 第三百零六章以命换命

第三百零六章以命换命(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锦都四大公子来了。”秦氏笑道。

四大公子?

徐朗在滇地剿匪,李川志不在仕途,是徐霞客一样的人物,现不知云游在何处?谢书衡早已病死在流放之地,也就赵诚之还留在锦都。他还真是有闲情逸致,跑这人多的地方来凑热闹。

等沈丹遐走过去,发现被人围住的不是赵诚之这个妖孽,而是四个十五六岁,身穿昭文馆学子们穿的淡青色衣裳,外面罩着缕织祥云的白色纱衣。

沈丹遐这才回过神来,这四大公子早已换人了,一代新人换旧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年;赵诚之、徐朗四人已是前四大公子了,不过就容貌而言,新四大公子是远不及,赵诚之和徐朗的;至于才学,没有比试过,孰高孰低,不能定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事,屡见不鲜。

吃一月,耍二月,忙忙碌碌三四月,当然这是对农家而言,沈丹遐这种内宅妇人,那是一如既往的清闲;阳春三月,气候温暖,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候。

孙桢娘是个年轻的寡妇,沈丹遐破例让她掌管中馈,那是徐家的家务事,外人不能置喙;可到去外面游玩,却不合适,于是孙桢娘把徐甜和康康交给沈丹遐,让她带着出门。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虽然这个时空没有杜甫,没有大唐,没有长安,但是三月三,锦都水边,也一样丽人云集。带着孩子们,沈丹遐没有去城外,去了境湖。看着随风轻摇的柳枝,想起去年她生日那天徐朗带她来泛舟湖上的事,幽幽地叹了口气,徐朗去剿匪已有九个月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尤其这半个多月,心神不安,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出事了?

沿着湖边的小径走了没多久后,小王氏的奶娘不知从何处,寻来一个身穿半旧红褂子的老妇人,老妇人头发花白,鬓角别一朵小红花,耳朵上坠着相思豆做成的耳坠子,胳膊上挎个罩着红布的篮子。

徐甜几个女孩,年纪还小,还没有那种少女情怀,四大公子的吸引力,不及路摊上那些小吃,沈丹遐更是放纵徐甜和晴儿,只要她们想吃,就付钱给她们买,难得出门,何必让她们盛兴而来,败兴而归呢?

走到一个卖糖水的摊子,徐甜和晴儿看着沈丹遐,“三婶(娘)。”

“一人一碗,我也要碗,走了这么远,我也口渴了,大嫂二嫂,你们要不要?”沈丹遐笑问道。

秦氏和小王氏一个摇头,一个摆手,都表示不要;徐蜜、徐愉和徐悦三人想喝,可是只能眼巴巴看着。这时前面又起了骚动,沈丹遐讶然问道:“这又是怎么了?难道来了四大才女不成?”

看老妇人这身妆扮,就知她是在上巳节给虔心求子的女人送“福音”的送子婆婆。相传,高辛之世,玄鸟遗卵,简狄吞之而生契,后代帝王立高辛为媒神,称高,掌管婚姻生育。由这传说衍生出这“送子送赤子儿”的风俗。扮成送子婆婆的妇人必须儿女双全,穿着红裳,耳戴着相思豆,石榴枝条编织的篮子里放着红线缠绕的泥娃娃和红壳鸡蛋。

去年,小王氏就吃过一个,只是这一年,却没有怀孕,所以啊,寓意是好的,但怀孕那还是两口子的事。不过小王氏信这个,在老妇人的吉利话中,挑了一组赤子儿。

泥娃娃揣荷包里,鸡蛋吃掉。小王氏的奶娘取了个红封递给那老妇人,道:“借你吉言,盼高大神赐福赐子。”

小王氏连生两女,可着急生个儿子了。秦氏虽收养了一个庶子,但一直没有把那个庶子记在自己名下,她还是想生个亲生儿子,也挑了一组赤子儿,给了红封。

突然,前方一阵骚动,就见一些缓步慢行的姑娘们,疾步跑过了她们,把前面的路堵了个水泄不通。沈丹遐问道:“怎么了这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