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万银币换一块奇功牌,换不换?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万银币换一块奇功牌,换不换?(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朕为天下主,为大明百姓之君父,朕就只能看着自己的子民,饱受痛苦,而无动于衷吗?”

冉思娘给时钟上了发条,又给水力钟加了水,开口问道:“夫君,得给她们活路。我是说畸零女户们,得给她们活路。”

“否则,反对陛下对这些牙行动手的就是这些畸零女户了。”

安置这些畸零女户,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那些耆老,李成立、牙婆之流,无良知无仁义,是禽兽,既然是禽兽自然要入解刳院。

类似的记载数不胜数。

两宋的朝廷富得流油,但是百姓却是困苦难捱,生了孩子直接溺死。

大明律·杂律中规定,诸生女溺死者,没其家财之半以劳军。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溺婴的风气,民间溺婴依旧是数不胜数。

大多数的父母是知道把孩子卖到博爱乡后是什么模样,所以情愿溺死,也不让孩子在人世间受苦。

要解决这些畸零女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亦应该有劳。

劳动使人自由。

冉思娘想了许久说道:“臣妾的讲医堂,可以从这些畸零女户之中,选出一些心灵手巧的女子做护工。”

缝衣服和缝人的确是风马牛不相及,却也有共通之处。

冉思娘带着几分不屑的说道:“总有些儒生喋喋不休的说方技是微末之术,那他们生了病,总是往惠民药局跑,生怕跑的慢了,到的晚了,命就没了。”

朱祁钰连连摆手说道:“不,我们就按他三成算。”

“六个博爱乡共计十万多畸零女户,这里面就有七万女子,都是被各种手段买来的!”

“比如这几条,博爱乡丙寅村,正统七年大水漫安庆,他们以三斗米每个人的价格,买了三千畸零女户,厚仁乡戊辰村,在景泰二年湖广旱灾,他们用两斗米,买了四千女户。”

“自秦岭淮河以南,大明的湖广等地,亩产近五石,福建、浙江、苏松地区,一年三熟,亩产接近十石。”

“朕想不明白,如此肥沃之地,为何百姓会被逼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