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望族 > 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云路始(五)

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云路始(五)(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第一那人笑着没有应答,第二少年扬着下巴道:“我们出自南城书院……

问话的那小学生听了,面上讪讪,立时熄了声。

南城书院不是无名书院,每年顺天府一地的县试、府试案首,常有南城书院的学生。因县试、府试案首在院试时不落第,南城书院的院试过关率便也高。这一点,并不亚于春山书院。

沈瑞闻言,眼睛却是一亮。

南城书院不就是田家书院么?虽早就晓得南城书院在平民书院中是翘楚,可沈瑞也没想到他们成绩会这么好。

不过正场考入前十,通常后边名次就差不多不会变了。

不管今年大兴县录取儒童的数量是否有增减,排在前十的考生应都不会落榜。

说完这两句闲话,几个春山书院的学生都望向第一与第二。

这两人并不是春山书院的学生,那个排在第二的是昨日第一个交卷的少年,排在第一的穿着朴素,两人都是十六、七岁,气度儒雅有些相似。

这第一、第二两个少年似是相熟,在春山书院学生聊天时,两人也在说话,话中也提及“书院”、“山长”这样的字眼。

不过真要论起来,南城书院的考生也占了两个便宜。那边的书院要求学生十六岁下场,同春山书院的小学生相比,他们多读了几年书;另外就是南城书院的生源,多来自京城低品官吏家与寻常耕读人家,在县试案首竞争这里,就比春山书院子弟有竞争优势。

南城书院传了几代人,桃李满天下,在北方士林极有人望。

春山书院这边的五个考生中,除去沈瑞是十四之外,其他四人都是十二岁,都是正要强的岁数。加上家学渊源,父祖叔伯是翰林出身,便也惦记在科举上争个先。

眼见第一旁落,第二、第三也没挤上,大家便都有些不自在。

沈瑞还罢,到底是同窗,也是春山书院出身,沈家书香传家不是寻常人家,可前面那两个小子,看着不过寻常人,怎么就占了先?要是真是才子,也不会熬到十六、七才开始应县试。

要知道,春山书院的师兄们,十六、七多过了院试,成绩好的乡试都下场了。

带了不忿,就有个小学生开口问道:“两位竟然是同窗么?出自京城哪家书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