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望族 > 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

第六百章 天理昭彰(五)(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提到儿子,李鐩嘴上说得洒脱,心里也是不住叹气。

他是偏疼幼子,却也不是对长子完全不上心的,千挑万选给寻了亲事,怎料遇上这等事情。

又有些后悔,当初沈家三子通倭案里,自己的兄长李钧作为学政被请去共同审案,事后兄长就曾书信来说贺南盛种种恶毒、贺家种种不是,信里直言这样人家作不得亲。

但是李鐩也有自己考量,当初选上贺家,也是因着贺家是李阁老的人。

刘阁老虽是首辅,但已七十有二,还时不时就将致仕挂在嘴边,若是刘阁老致仕,新人入阁总要提拔自己人,他们这些本无根基的人被调职的可能性极大。

刘瑾如今想抗衡内阁,而王华资历足以入阁,又与内阁三人有仇,无疑是最佳人选。

且王华的儿子王守仁既有本事又得圣心,刘瑾如何不盼着将他父子二人收入囊中。

刘瑾从内学堂出来的,与王华也算是有旧,原本以为派人去说上一说,又许诺推他入阁,他必然答应的。

不想王华却不假辞色,断然拒绝,这让刘瑾颇为恼怒。

这时候焦芳撞了上来,到底也是个侍郎,且是吏部的,用处颇大,刘瑾这才舒坦了些,又暗示焦芳多为他网罗“人才”。

李鐩虽没想过立时转换门庭,但多留一条后路也是好的。

以李鐩的官位层次是接触不到通倭案的实情的,他只觉得这案子里,贺家陷害沈家可能是有的,但是贺家家产丰厚,这通倭应该不至于,最差也就是贺东盛那个弟弟被处死,贺东盛官声有所受损罢了。

他思量着,李阁老在这案子里已折了个门人赵显忠,总不能再看着折掉贺东盛这三品侍郎吧,便是为了面子,李阁老也总要保下他来。

因此在通倭案一应犯人押解京城后,李鐩并没有和贺家决裂的意思。

焦芳自然就先在同乡中择人,李鐩兄弟官品不低,又有本事,儿子又都争气,早就在焦芳视线内。

焦芳原就憎恶南人,贺东盛既是南人,又是李东阳的人,李鐩竟能与其结了亲家,让焦芳十分不喜。

这次恰好刘瑾从宫中透了消息来,焦芳卖了个好大的人情给李鐩,将其收服,又坏了李贺联姻,也是颇为得意的。

“三郎如今怎样了?这次却是委屈他了。”焦芳面上带着惋惜问道。李延清也确实是个好苗子,可惜焦家族亲没有适龄的姑娘。

李鐩道:“也没甚委屈的,只是要等这案子平息了再出门罢了,左右会试也还有二年,不打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