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粮票

第二百一十一章 粮票(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十万贯……十万贯啊!”王珪从魏王府这里真拿到与十万贯等价的粮票与布票不由唏嘘。

这票据去魏王府的布行与粮仓里面兑换,只要给时间筹集,都是能筹集起来的。

一般上超过千贯价值的需要提前三天时间调度,超过万贯价值的需要七天调度,至于十万贯的则是需要十五天进行调度。

另外十万贯以上想要调度物资,那就只有天津,洛阳和长安三个地方,其他地方是找不出实物的,但能够找出小额的粮票。

不过即使是如此,王珪真从魏王府中拿走十万贯财富,却也不由感觉到唏嘘。

因为棉花从土地里面种植出来到成为棉布,整条流水线李泰都能从头吃到尾。

尤其棉花规模化生产后,棉花的作用就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纺织原料而已。

它的附近可以养蜂让其成为蜜源,被摘掉的植株也能想办法入药,种子提炼后能作为润滑油……

甚至真就以为它的价值被榨干净价值后,本身的植物纤维也能用于造纸。

这就是规模化与产业链的意义,自己借助一株棉花,实际上能够从头吃到尾,利润丰厚。

魏王这人太恐怖了,要是稍微心智不坚定一点的人,面对随意可以拿走的五万贯,难道谁还不会动摇吗!

自己来雍州,做魏王的长史,李世民也只是让自己照看李泰。

毕竟当初李泰离开有安抚李承乾的成分,虽然是长孙皇后为了维护李唐的传承有序所以强行要求的,但对李世民来说,这过程中李泰是受委屈的一方,所以便让王珪过来照看。

若李泰偏离正轨,则让自己帮忙扶正,若是李泰心生愤满,则自己帮忙安抚。

而不仅只棉花成为棉布这一项利润,而想要吃完全部利益,就必须要产业链与规模化!

最重要得还是自己的生产力不行,做不到脱棉脂,取棉酚,以及其他需要生产力更进一步提升才取得的原材料。

而棉花是这个道理,其他的原材料也是这个道理。

自己需要得不只成为流水线上的一环,而是希望能通过足够规模效应,建立一条足够长的生产线,从头吃到尾,哪怕是一根草,自己也能从上面吃到十万甚至百万贯的利润,以及创造出成千上万的岗位。

但如果没有规模化的数量去提供基础,没有产业化的思维去调度产业,甚至没形成一条可以复制的产业链,对李泰说那就真没太大意义了,毕竟赚钱对穿越者来说,谁还不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