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羽翼大明 > 第505章 人要作死 拦不住

第505章 人要作死 拦不住(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赵虎明显的就是在拿这律法说事了,他拿出来的是正儿八经的宝钞,这在律法上,他可一点都没做错,而且,徐子厚还得捏着鼻子认了这数目,他要不认,这赵虎直接就敢以一个“违背钞法,禁绝通行”的帽子给他头上带过去,到了那时候,这赵大人还是赵大人,这徐员外,可未必就还是徐员外了。到了锦衣卫里,可就只有官差是案犯了。不管事后徐家将徐子厚捞不捞得出来,这赵虎有没有好果子吃,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这徐子厚要是不认这账,这眼前亏,肯定是要吃定了的。

“赵大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么?为了一个即将过气的转运使,值得吗?”

赵宝递过来来的,是八张齐齐整整的桑皮纸,最上面的一张,顶头硕大的几个大字“大明通行宝钞”,在这行字,下面是三个夺人眼神的大字“壹仟贯”。

徐子厚脸色慢慢的变了,从有些得意,开始变得不敢置信的样子。

“这是什么意思,赵大人?”他铁青着脸,开口问道。

“徐员外家学渊源,不会不认识这宝钞吧,这面额是大了一点,和洪武钞是有些区别,不过,这也是天子恩准,印钞二局发行的,徐大人不会是无视朝廷钞法,拒绝通行受用吧?”赵宝的脸上,可是一点都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而他手中的宝钞,也的确是货真价实朝廷发行的宝钞,他就这么冷冷的看着徐子厚,眼神露出一丝讥诮。

大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票面上端为“大明通行宝钞”六个汉字。初行宝钞时,一石米值钞一贯。后来到洪武二十二年,又发看五种小钞,方便流通,分别为拾文、贰拾文、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

像壹仟贯面额的宝钞,简直是闻所未闻。不过,徐子厚没有见过这等宝钞,并不就意味着这等宝钞不存在。只不过,这等宝钞多在户部工部各大衙门间流通,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民间。刘瑾当权的时候,更是将这种大额宝钞当作敛财的工具,不知道坑了多少官员。

当然,徐子厚作色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宝钞的面额过大,他相信,锦衣卫手中拿出来的,绝对不会有假货,钞法上可是有着明文:“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这赵虎就算再糊涂,也不会在这上面作假。

问题是,眼下这世道,谁还用宝钞啊,这玩意和一张废纸又有何异?

洪武二十二年前后,纸币时贬时升,江西、福建一带二贯纸钞只能换铜钱五百文。到了永乐二年,米一石一度值钞一百贯,永乐五年米一石值钞三十贯。宣德初年,米价已达到宝钞伍拾贯,宣德七年,宝钞一贯只值铜钱5文。正统以后,正统九年,米价涨到宝钞一百贯,宝钞已不能通行,“积之市肆,过者不顾”。到等到到了眼下正德年间,只怕一贯的宝钞,连一文钱都换不到了!赵虎拿出这玩意来赎买紫鸢的身契,这和不给钱有什么区别?

这宝钞在民间实际上已经是根本流通不了的,但是在朝廷的律法中,可没有这么个说法,大明印钞二局发行出来的宝钞,上面写的多少,官府就得认多少。或者说,官府认这宝钞值得他的面值,它就值它的面值。太祖钞法,到现在也是一直都没有禁止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