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05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05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同时,一些全新的想法、全新的研究也更容易实现。

比如,他正准备研究的空间挤压增强问题,现在就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也没有任何的理论支持,灵感值一直‘归零’,连一点进展都没有。

如果能有丰富的和湮灭力有关的理论,也许就能够从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获得灵感开启正确的研究方向。

当然,很多学者参与到研究中,并把理论发展壮大以后,其中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内容。

就像是弦理论一样,弦理论的数学体系,肯定包含很多正确的内容,同时也有很多不正确的,就是因为有很多学者参与其中,也有很多相关的成果。

但是直到真正观测到黑洞,黑洞的存在才被确定下来。

湮灭理论也是一样。

除非是真正测定出了湮灭力,也就是测定出‘常规’的空间挤压强度数值,否则再多明确的研究也无法确定湮灭力的存在。

理论终究只是理论。

王浩自然是希望湮灭力的存在能够被确定下来,他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王浩却不在意这一点,系统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找出正确的路,他能够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做研究。

不过接下来王浩忙碌的,并不是湮灭理论相关的会议,而是去首都参加科学基金会的超导机制系统工程项目会议。

简单来说,就是五十亿经费的项目。

这个项目是以CA005半拓扑微观形态为核心,展开的系统性工程研究,并联系半拓扑理论与超导凝态物理理论。

项目对外的名义,当然不会谈CA005半拓扑微观形态,而是以多种新型超导材料为基础,去探究半拓扑理论和凝态物理的关系,以此来完善超导的理论机制。

即便做了这么多研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测定‘空间挤压强度数值’,因为其中牵扯到了质量单位的问题,也牵扯到一系列量子物理的复杂问题。

他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便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多研究,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这就需要发展湮灭理论了。

当有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尤其是会牵扯的很多类似于保罗菲尔-琼斯的天才,肯定能够加快湮灭理论完善的速度。

如果理论能够完善,并涉及到物理的方方面面,湮灭力的验证也只是时间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