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隋唐之谋国 > 第十章 妖孽岑文本

第十章 妖孽岑文本(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久,拜岑文本为中书令。归家面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岑文本说:“我无功于国家,得此殊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有亲友来庆贺,岑文本说:“我愿受吊,还原受贺。”有从劝其营置产业,岑文本说:“我是南方一平民,徒步入关,我的愿望,只不过秘书郎或一县令即心满意足了。而无汗马功劳,徙以文墨升任中书令,地位够高了。优厚的俸禄,足以令人惧怕,岂能更言产业?”

在对高句丽的作战中,他曾与唐太宗同行。在对辽东的战争中,一切后勤事宜,诸如粮草转运、铠甲武器等物资钱财,全部委任于他。因心血损耗,精力枯竭,操劳过度,染病在身。以致神情言辞异于平常,太宗看到后,为他担忧说:“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能与我同返。”及至幽州暴病殃于军中,享年51岁。唐太宗十分悲恸,闻严鼓之声,说:“文本殒逝,令人悲伤,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即命停止夜警。追赠他为侍中、广州都督,赐谥号宪,陪葬于昭陵。

自岑文本文本始,其从子岑长倩、孙岑羲相继为相,一门三相,令人惊叹。

至于后世电视剧中所说的他曾拜封德彝为师这件事,经后世历史学家研究不属实。他当初能够被李世民所看重的确是出于封德彝的推荐和引见,但是却没有拜师。

至于说他一生都在为太宗三子李恪谋划,更是无稽之谈。他或许很欣赏李恪,但是以岑文本的聪明才智他又怎么会看不出李恪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太子。

“你就是号称卧龙再生的江左名士岑文本。”一听这个名字,林子轩立时大声惊叫起来。

“在下正是岑文本,至于卧龙这个名号,属下愧不敢当。”岑文本谦虚的说道。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宰相,南阳棘阳人,祖父名善方,仕南梁,任吏部尚书。父名之象,隋末为邯郸令,曾被人诬陷。岑文本聪慧敏捷,博通经史。

少年时代即聪颖明理,博览经史。隋初,其父岑文本之象遭诬入狱,冤不能申。当时他14岁。到司隶处申冤,辩对哀畅。司隶命作《莲花赋》,他一挥而就,受到赞赏,父冤遂申。隋末。萧铣在江陵建立割据政权,任他为中书侍郎,专典文书。萧铣于荆州称帝,封他为中书侍郎。唐李孝恭定荆州时,岑文本劝萧铣出降。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箫铣在荆州称帝。聘任岑文本为中书侍郎,负责起草文告。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军围荆州,文本劝箫铣投降。河间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军中将士都想大肆抢掠。文本劝李孝恭说:“自从隋朝无道,群四海延颈盼望好的君主,现在箫氏君臣、江陵父老,决计投降者,实希望去危就安。王爷一定要纵兵抢掠,诚非鄙州从苦难中获得重生之意,也怕长江、岭南的人,向化之心受到沮丧。”李孝恭认为说得很对。立即下令禁止抢掠。于是江陵城中井然有序,秋毫无犯。南方各州县闻讯,皆望风归顺。文本先后被任用为荆州别驾、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授岑文本为秘书郎,兼直中书省。唐太宗行藉田之礼,岑文本上《藉田颂》;元日(正月初一),太宗大宗群臣,岑文本又上《三元颂》,文辞均佳。很有才名。经李靖举荐,擢拜中书舍人。。尽管中书舍人品级虽然不高,但由于负责起草诏书。经常跟在皇帝身边,所以从魏晋以来,历来都是由皇帝自己比较信任的人来担任,品级虽然不高,但是容易升迁,是个很重要的职位。

后又任中书侍郎,曾与令狐德芬撰修《北周书》,其中许多史论出于文本,最后官至中书令。被封为江陵县子。

他善于文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60卷,已散佚。《全唐文》录存其文20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首。

当时,颜师古为朝廷重臣,文书巨擘,深通典章文物制度,名重一时。皇帝诏诰,皆出其手。后颜师古因事失官,当时皆认为无人后继。可是唐太宗却说:“我有南阳岑文本,才能远在颜师古之上。”太宗以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管机密。可见对他器重程度。他不仅富有才华,而且重于操守。每遇升官,不喜反忧,并非感到才能不足,而是觉得应该多做实事,责任重大,故深受唐太宗赏识。

贞观十一年,岑文本上书陈述治国之道。恳乞太宗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国家为重,下以黎民为念,选贤任能,闻过即改,去奢从俭,不忘武备。是时魏王李泰广修第宅。岑文本又上书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岑文本兼摄。岑文本说:“臣才疏学浅,仅此一职,犹恐不称,岂能更添太子宫?臣请一心事陛下还原更求东宫恩泽。”太宗乃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