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康王列传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康王好玄没气乐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康王好玄没气乐了,(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什么二郎神显圣真君要驻扎灌江口?便是灌江口紧邻青城山。

而且不止显圣真君,青城道脉出自太乙真人,这位大老虽然名声不响,但是他那徒弟,三坛海会大神,那是大大的有名啊。

但是康王重视青城,却不是因为海会大神,而是因为太乙真人后来称闻声天尊,号称十方救苦,统领十殿阎罗,掌阴司秩序,位列冥土诸帝君之首——这事儿是发生在地藏菩萨成为地藏王自称统领六道之后。

这位大老是三山正神请去的援军,因为炳灵公的老师便是玉虚宫十二徒中的道德清虚真君,是太乙真人的师弟,炳灵公得管人家叫师叔的。

有这么一位在,康王才正经的重视青城派,虽然人家未必认这香火头儿,但是大老他惹不起:若是别个还则罢了,太乙真人是出了名的护短不讲理,九天十地第一蛮狠,也亏了他就那么一个徒弟……

这五岳联合会,连保洁都算上也没超过五百人去,还有好些个尼姑,巴儿巴儿的一张嘴,就要传承,这祖传脸皮倒是没扔……

好在这个联合会,只是来逗乐的,是个搭头,真正麻烦的,是崆峒和青城。

崆峒派地处西陲,不出名,但实实在在的道家第一名山,成名还在有道德经之前,据说乃是人祖之师广成子得道修行之处,在秦皇之前,人族帝王不去泰山封禅,而是要去崆峒求贤,后来出了某个在半路上把妹把到女仙头上的家伙,这事儿就没谁再提了。

然后问题来了:广成子出身玉虚宫,乃是二老爷首徒,门下第一走狗,当年要不是他数次直面犯颜,三老爷也不至于大动无名之火摆下万仙阵。

青城派更麻烦,他们是杂学派,三教都有,但是旁边有个峨嵋,这峨嵋派传自玄都宫,乃是大老爷的徒孙留下的法脉,虽然在俗世中名声不显,但是在业界一向跋扈:他们是最早的纯剑修门派,战力极强,脾气也暴躁,和万兵洞十分相似。

他自己顶的名儿,干的事儿,真真假假的自己都有些含湖了。

崆峒和青城,是按规矩来的,他们倒也舍得,直接拿着祖传的典籍过来,就蹲在万兵城一一比对,能换的全换,甚至连武功秘籍都换了。

而青城派也不是毫无跟脚,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能挺得住峨嵋的算计。

炎黄三教,一向分为两支,一支为理,所谓儒学、道学、佛学,这部分人只讲先贤道理,自做自的修行,不理会那些香火、分野,对信仰闭口不谈,供奉先贤也是表明自己的学派来历,其实并无信奉依赖之意。

另一支,则为教,以信仰、香火供奉为中心思想,诸般经典、教义为准则,庙宇寺观为居所,在红尘中行走布道,是所谓普度世人。

青城派最早就是承载道之理的门派,从来不参与教门之间的琐事后来教门之间相互倾轧,一些理论家研究家就纷纷来投,形成了现在这种杂学汇。

但是道家四大天师,有三个在青城山得道,最早的道教天师道、太平道(五斗米)也自青城山发祥:所以崆峒只是道家第一名山,道教第一名山就是号称“天下幽”的青城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