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圣人 > 第614章 文庙(下)

第614章 文庙(下)(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其实按学问成就来看,郑玄更合适,可还是那句话,谁让卢植是曹昂的老师。众人满是羡慕,又羡慕不来,只得感叹卢植有个好学生。

至于连廊7十2陪祀倒是不难选,包括公羊高、谷梁赤、毛亨、夏侯始昌、后苍、毛苌、杜子春、高堂生、胡广、陈球、杨赐、刘宽等人,基本上将儒家这些大人物都排了进去。

而且还留了很多的空额,是给郑玄、服虔等人的位置,也不至于让众人白忙活1场。

1场儒家盛宴,各门各派将儒家的利益分而食之,皆有所获,也算是皆大欢喜。

而此时的曹昂,通过立文庙之事,在儒门内部,名声直涨,天下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曹昂的读书人,亦或者各门各派,仅凭文庙祭祀之事,就得承曹昂的人情。

曹昂就乐意见众人去争。

这文庙之中,主殿3位主祭,十2位陪祭,东西两侧的连廊,奉祀7十2人。当然不能尽是孔子的弟子,不能因为拜个好老师就鸡犬升天了。

比如颜何,颜哙,秦非,步叔乘,琴牢等等等等,事迹都没人知道,就1个“孔门7十2贤之1”的身份,就成了历代顶礼膜拜的圣贤,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众人报上来了2十余个名额,曹昂挑挑拣拣,心中有了定数,却不说话。

这时服虔又代表曹昂,举行推举,最后选定颜回、曾参、子夏(法家思想鼻祖)、孔伋、孟子、荀子、伏生、董仲舒、孔安国、扬雄、马融等十1个人。

尤其是名单报到曹昂这里裁决之事,仿佛曹昂有了确定先贤地位的裁决之权,也使得他彻底成了儒门话事人了。

颜回、曾参、董仲舒是无可争议的人物;孔伋是孔子之孙;子夏、伏生、孔安国都是儒家典籍传承之人;扬雄是经学集大成者。

至于孟子、荀子这时候没有什么影响力,可谁让曹昂传的是2人的学问,若是2人是个小喽啰,岂不打曹昂的脸。

最关键的是,把马融放了进来。

马融绝对是东汉经学的扛把子人物,但与其他人相比,怎么看都差了1点,但谁让人家是曹昂的师祖。

十2位陪祭只选出了十1个人,空了1个位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专门给卢植留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