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六十五章 疫苗

第五百六十五章 疫苗(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谕说:“效果已经这么明显?”

卡尔梅特说:“如果不是结核分枝杆菌的繁衍太慢,恐怕现在疫苗都做出来了。”

介朗对此也很无奈:“我们很少会见到如此不热衷繁衍的细菌。普通细菌最多二三十分钟就会繁衍一代,而结核分枝杆菌竟然长达20小时!”

两人说的就是结核病疫苗研制的难点所在,结核分枝杆菌又“懒”、又难对付。

他们把原始菌株放到含有马铃薯、牛胆汁以及5%甘油的特制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每隔三周移种一次。

巴斯德研究所在疫苗领域独树一帜,李谕想要与他们建立一些联系,将来可以提前引入疫苗。

作为现代人,李谕的身体格外好很大原因就是从小打了好多疫苗,不容易生病。所以他太明白这东西的重要性了。

李谕的到来很快引起了巴斯德研究所的重视,不用太多自我介绍,对方便盛情欢迎。

李谕在巴斯德研究所浏览了一圈,可惜不太懂微生物学和病理学,看不出太多道道,只好主动问道:“听说贵所正在研究结核病疫苗?”

一名中年学者说:“院士先生怎么知道?”

期间要不断进行动物实验,测试菌株的毒性减弱到了什么程度,丝毫不能马虎也不能间断。

减毒传代一共进行了230多次,足足花费十几个年头,两人才获得了毒性大大减弱、同时又能产生免疫反应,并可用于人体的疫苗。

不过一战的几年间,巴斯德研究所所在的区域被德军占领,德军征用了所有牲畜,包括卡尔梅特做实验用的动物。

迫不得已,卡尔梅特只能使用鸽子继续试验。而鸽子这东西比较敏感,导致德军以为他是间谍,差点被逮捕处死。

“阁下是?”李谕问。

“本人卡尔梅特,是一名研究员,”卡尔梅特回答,然后指着一位年轻一点的研究员说,“他叫介朗,我们两人专门负责研究结核病疫苗。”

后世的“卡介苗”,就是取自两人名字。

李谕与他们握手道:“幸会!你们做的事情非常重要。现在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卡尔梅特说:“我们的减毒实验非常成功,两年下来,已经传了30多代,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已经大大减弱,即使注射1毫克也不至于让豚鼠致死。而以往只需要0.01毫克就能让豚鼠患上结核病,并在两周之内死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