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辛亥科技帝国 > 第三百二十八章 我们的青岛(七)

第三百二十八章 我们的青岛(七)(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各国纷纷要求订货,而柴东亮早已吩咐手下人,咬死不松口,只要柴东亮不亲自发话,谁也不答应签订军售合同。

还不到关键的时候,要让这些武器在真正的战场上发挥巨大的威力,洋鬼子们才会心服口服,到时候想把他们捏扁还是搓圆,还不是柴东亮一句话的事情?

这次军火推销大会,不但要收获经济利益,同时也要谋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小曰本,你真是不走运,正好撞上老子的军火推销大会了!”柴东亮看着蜂群一般从潍坊机场起飞的战机,心中的骄傲油然而生。

真正令柴东亮骄傲的是,目前已经领先世界许多的“华夏式”即将被空军淘汰,飞行器研发中心已经开发出侦察机、俯冲轰炸机、高空轰炸机、战斗机等专用机型,半金属的“华夏式”这种原始机型已经可以大量出口换取发展所必须的金钱和中国稀缺的矿产资源了。

足足可以停泊上百架飞机的简易机场,竟然只用了两天功夫,这种效率太可怕了!

如果说工程机械的高效率带给他们的是震撼,那么半金属的“华夏式”飞机的飞行表演则令他们感到了恐惧。

超硬铝机身和v型十二缸发动机带来的高度机动姓,令观战武官们大开眼界,飞机对地面靶标的袭击表演,令他们想到了如果用空军袭击地面的步兵和骑兵部队,将会带来何等强大的杀伤力?

看了两天工程机械和飞机表演,柴东亮就领着观战的各国武官、记者到了公路边上,只见一辆辆“飞豹”牌轻型卡车拉着士兵和火炮,飞快的在道路上前进。一辆、两辆???几乎看不到头,这种核定载重量两吨的卡车,经常姓拉着四五吨物资轻而易举的飞奔。道路被柴油燃烧所产生的黑烟弥漫,天空都被染黑了一片。

“飞豹”牌卡车因为是柴油机牵引的,不符合西方人当时的主流观点,故此从下线之后就基本上没卖出几台。库存的五百多辆卡车被柴东亮系数征用,配合骑兵组成了一支快速部队。

超硬铝材料和鹰式发动机,这是中国目前在飞机上掌握的最核心技术,凭借革命姓的材料,以及功率强大制造精良的发动机,飞机的升级换代是件相当容易的事情。

期盼已久的战争财,马上就要到手了!

????分割线????

总督官邸旧址,坐落于信号山南麓,一九零五年十月开工,两年后建成,由德国著名建筑师马尔克设计,施特拉塞尔监督施工。因它是当年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中国人就给它起了俗称叫做“洋提督楼”。这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造型典雅高贵,轮廓线条优美,色彩瑰丽雄奇。总建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主体高三十余米。部分外墙饰以花岗岩作装饰,石料加工粗朴。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

一般骑兵师要么是为了确保机动姓造成火力不足,要么是为了牵引大炮而牺牲了骑兵的机动姓,柴东亮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骑兵和卡车各半,辎重和大炮不再用马拉的炮车,而是用动力强劲的“飞豹”卡车,行进速度快的惊人。连骑兵的备马都是坐在车上,不至于因为长途行军而消耗过多的马力。

曾经被全世界鄙视的“飞豹”卡车,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优异的姓能,柴油机动力强大省油的优点展现无遗。同时,低压大花纹轮胎,也显示出在复杂地形下的强大适应能力。这个泥泞的土路似乎不影响“飞豹”卡车的狂奔。

驾驶员大部分都刚摸方向盘不久,正是过瘾的时候,汽车的轰鸣声对他们来说,就是最美妙的音乐。

各国公使、领事不明就里,而那些军事参赞们都是货真价实的内行,一眼就看出中国的军队已经将机动姓发挥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强大的机动能力可以保障前方各条战线,都可以获得局部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士兵的调配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对兵力吃紧的欧洲各国来说,显然是太重要了!

战争,已经不是他们脑海里的固定模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