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农家内掌柜 > 第52章 砍柴

第52章 砍柴(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红旗宾馆,也叫八层大楼,是当时全省的第一座高楼。

手中无钱心慌慌,所以华珺瑶先去了副食品收购站,国家在每个市、县城里都设立了副食品收购站,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凡是倒卖的都是犯法,投机倒把罪。

卖鸡鸭,实在不值几个钱,钱少只能数量上多。数量一多这问题就又出来了,谁家私人能卖这么多的东西。

那么就得以公家的名义,老爹是大队会计,这介绍信,印章见了多了。

华珺瑶捣鼓捣鼓扣上一个模模糊糊的红圈,开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名字的介绍信。

那一回可是真吃的过瘾,巴掌大的小鲫鱼,整整一脸盆,不用干菜来凑的。

调料足,华珺瑶还拿出自己制的胡椒粉,砂仁、陈皮、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山姜、白芷,中草药磨成了粉,虽然构不成十三香,五香粉那是绰绰有余的。

加上空间酿的酱油、香油,真是好吃的把碗舔的比洗的都干净。

年菊瑛把两只野鸡、三只野兔,两条鱼让砍柴回来的华鹤年背着背篓给大爷家送去。

简单的吃完早餐后,该上学的上学,该上工的上工。

她还特别的装扮了一下,成了饱经风霜的中年农村大妈。推着板车,上面放了五头野猪,鸡鸭鹅,加起来一千来斤东西,放多这板车也承受不了。就这么推着板车堂而皇之的去了副食品收购站。

&*&

华珺瑶则背着背篓去了省城,七十年代末的省会,没有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常驻人口大约也就百来万,道路两旁都是高大的法国梧桐,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空气清新。街道虽然没有后来的宽但非常的安静,虽然不平坦,但车辆少。

墙上写着富有时代特色的标语。

标语虽小,却承载了历史。透过中国式标语,可以窥见中国社会的变迁。

综观古今中外,用标语达到宣传目的的做法可能不是“中国特色”,但将标语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能覆盖众多领域并不断与时俱进,绝对是中国人的创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