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奸雄天下 > 第432章 钢铁雄心 三 求月票,求推荐

第432章 钢铁雄心 三 求月票,求推荐(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起来还是应该感谢大宋差口气的冶金业,要是宋人找到低硫低磷的大型铁矿在南中国的土地上比较少,发现了焦炭的秘密。估计就没有陈德兴这个救世明王什么事儿了。

而宋朝的铁匠要是不会用粘土造高炉,不会用制造大木箱子一样的拉推式鼓风机。陈德兴这海员,就算知道一丁点后世的冶金知识,也是无济于事的。

现在高炉已经建好,建在一个巨大的高约五尺的夯土平台上。高炉本身高两丈五尺,内部容积估计有五六个立方米当然没有量过。而且齐塔他们也不知道立方米是什么他们只知道这个炉子一炉可以出铁8000斤,也就是大约4吨。比这个时代泉州一炉能出10000斤铁水的大高炉还小点儿。

不过这个在宋朝也不算最大号的高炉却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耐高温在高炉的内衬中,使用了高铝粘土烧制的耐火砖。

耐火材料这可是历史上普德林搅炼法和亨兹曼坩埚钢得以发明的一个关键因素,必须制造出一种可耐1400摄氏度和1600摄氏度的耐火材料,才有可能发展出真正高效的炒铁法和坩埚钢。

炼铁的高炉就建在太子河边,是一座肚皮宽大,颈部逐渐收窄,外观有点类似花瓶的高炉。

没错,这高炉就是齐塔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铁匠,根据陈德兴的提出的设想,在宋代高炉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

宋代当然是有高炉的根据记载,北宋元丰年间,朝廷的军器监就在汴河两岸架设高炉,炼铁的红光映照日月,昼夜不息。生产的高峰期,仅华北地区的钢铁产量就高达15万吨而南宋的钢铁产量虽然不及北宋,但是在泉州附近,同样出现了集中的钢铁冶炼业,产量大约在7万吨左右。

而且南宋的钢铁冶炼技术比北宋又有了提升,有的大型高炉,一次就可以冶炼上万斤生铁。齐塔手下又几个从临安明州掠来的铁匠,也曾经主持建造过大小不一的高炉。

但是宋朝的冶铁和宋朝的h药宋朝的火铳一样,总是有那么几个技术上的短板,限制了它们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譬如h药的配方总是不大对头,而火铳不是太小就是制造的原材料不对头。

而这种耐火材料,也就是高铝粘土听上去似乎很高深莫测。但是在中国,其实有一种非常多见类似的粘土观音土就是传说中饥荒的时候挖出来充饥白色泥土这种泥土在中国并不罕见,被普遍的用来烧造瓷器陶器。用这种高岭土研磨成细粉,再配以石英石粉方英石粉不加也行。直接压制成砖,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下可以烧制成耐火砖。这种耐火砖理论上能经受住1800度的高温。

当然,齐塔等人用来砌高炉的耐火砖并没有那么好的质量,但是比普通的红砖或粘土制造的高炉。还是能耐更高的温度。

至于宋朝的铁,问题则出自含硫含磷上

说起来也是中国人比较倒霉中国的铁矿石大多高硫高磷,古人不知道怎么去硫去磷,拿它们来炼铁,炼出来的自然是含硫含磷的生铁。再用炒铁法炒出的熟铁,当然也没有办法去除硫磷。这样无论用百炼锻钢还是坩埚钢,都没有办法取得称心如意的钢材。

所以中国的炒钢法和坩埚钢的发展都比较缓慢,虽然两种技术都有。但始终没有能成熟起来。否则宋军步兵就该穿着坚固而轻便的板甲,提着量产的钢刀上战场了

这钢造的板甲。可是蒙古人的弓箭没有办法击穿的防御

而现在,总是差口气的中国科技树。已经有两棵被陈德兴用金手指补齐了。而第三棵差口气的科技树钢铁,也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