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 第1393章 不起眼但却很重要

第1393章 不起眼但却很重要(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知道,随着裴行俭的中部华洲战区建立之后,大唐的纪年方法就在天竺,波斯等国家都迅速开始传播了开来。

他们也许不会采用大唐多少年的纪年方式,但是他们却都采用了跟大唐相同的,就是如何计算一年多少天,一天多少时间的方式。

因为大唐的方式是极为精准的,前所未有的精准。

划分时区对现在的大唐太史局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时区划分完毕之后,对于各个地区的时间推算,自然都是以长安时间为基准,然后再进行推算出各个时区的时间。

随着长安逐步临近春节,长安也逐渐变得越来越热闹,而如今大唐公元纪年因为印刷技术的再一次进步,成本再一次的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纸张的成本也在逐步的下降。

在今年冬季的时候,大唐各个道州开始由隶属于文化部下属的太史局制定的大唐日历第一次公开对外发售。

这个日历算是李恪为了建设大唐日报随之在大唐各地建设的印刷厂的扩充任务。

采用最便宜最劣质的纸张,然后印刷出来的日历包含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包含公历和农历两种纪年方法,上面就像是后世的日历一样,也印刷了一些适宜和忌讳的事情。

反正这些东西对太史局来说也不过都是小事情,将一年的时间大概算出来也没什么,都是传统艺能,它很便宜,这样一本日历被李恪压缩到了一文钱。

这个几乎就是成本了,它不赚钱,算上运费的话,李恪最多允许它的售卖价格是2文。

2文钱如果放到贞观初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对普通百姓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放到现如今的大唐来说,这个数字就不算是什么天文数字了。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消费的起,因为免除了农税等缘故,百姓的手里面都有了一定的资金,虽然看起来2文钱购买一本日历,对百姓似乎是有一些奢侈。

但实际上这些日历上面所记录的东西,对很多百姓而言还是很重要的。

之所以李恪急着推广这个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日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算是拓展大唐文化,拓展中国文化影响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