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魏逆 > 第60章 不覆辙

第60章 不覆辙(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天子曹叡先揭露了屯田之政的崩坏,再让公卿推大司农人选,自是隐隐有想将一部分屯田事务转回大司农署理之意。

对于群臣而言,这是一个前兆。

是天子曹叡有了打破现今朝政格局、改变公卿权柄的征兆。

初,在他刚继位的前几年,以外有忧患、年少继位等缘由一直都表现得很谦虚,对老臣重臣很是优待。

如先前被尚书令陈矫拦在尚书台外,就是最好的例子。

或许,在伐吴与伐蜀皆以失败告终后,这位年轻的天子日后将会以省息民力、着重发展民生为主,不复像先前那般向往秦皇汉武之功了。

另一诏令,则是遣一侍宦快马先归洛阳,着令公卿共推新的大司农人选。

嗯,从并州刺史徵拜大司农的梁习在月余前病故了,恰逢天子东巡在外,故而还没有确定继任者。

这同样是一个很寻常的诏令。

虽然如今的大司农已然被太仓尚书、度支尚书、户部尚书分去权柄,不复再管理财政与上计诸事,但终究是九卿之一,不可长期虚席。但曹叡让仕宦在宣读诏令之前,还提前告知辰亭民屯的处置,共推大司农的事情就变得不简单了。

毕竟类似于陈矫拦驾这种事,放在武帝时期,陈矫身死且家人被连坐都不意外。

曹叡之所以如此大度、从谏如流,那是因为他觉得武帝与文帝留给他的臣子很贤良,足以让他无忧朝政。

但现今在亲自处置完辰亭民屯之事后,他已然不这么想了!

因为自从魏武曹操开始兴屯田伊始,魏国的粮秣供给绝大部分都依赖着屯田。

洛阳、邺城、许昌与雍凉(关中与陇右)四大屯田区(淮南屯田尚未开始),前两个主要用于朝廷官员俸禄,后两个则是主战事。

皆采取军管。

以典农纲纪、上计吏上禀给太尉府管筹,再由庙堂计议决策。

但不管是先前钟繇还是如今的华歆在职太尉,皆因为年岁太高、疾病频发,早就难以署事了,其事务大多由下僚代劳;再加上地方士族与豪右坐大,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之事不乏,故而屯田之政日渐崩坏也就不足为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