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魏逆 > 第106章 恩出上

第106章 恩出上(第1 / 7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也知道夏侯惠知道这点,所以知道夏侯惠所言的赋税高,是指黎庶百姓被摊派了。

魏国的赋税制度,是武帝曹操时期定制的。

乃是征收田赋和户调,取代了有汉以来实施田租、口赋和算赋制度;按照“田租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的定量,以征收实物的方式取消了货币征税制度。

而且规定“田租增产不增税,户调增人不增税”。

治下的黎庶只要不分家分户,不管田亩增产多少、人口增加多少,官府征收的赋税都不会增加。另外,在田租、户调之外严令“他不得擅发”,以此来减少杂赋的征收。

第106章恩出上

轻徭薄赋的谏言,天子曹叡已然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诸如高堂隆、杨阜以及卫臻等人都做过谏言,就连专研学术的王肃都提及过。

但他们作谏言的出发理由是世道动荡与军争攻伐多年,黎庶多苦之,目的则是劝阻他不要再修筑宫殿、当以身作则崇尚起居清简等等。

所以,当夏侯惠声称魏国徭役赋税之重,已然令黎庶百姓甘愿为权贵豪右之家的徒附佃户之时,让他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而在工商等赋税上,魏武曹操也规定“除池御之禁,轻关津之税,皆复什一”,允许百姓下河捕鱼,允许商人开发生产,工商业者的税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十的基础上。

赋税定制后,明令遏制豪强兼并、摊派赋税。

让州郡地方的郡守县令严查,以求“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但自文帝曹丕之后,此制度就崩坏了。

民乃国之本也。

黎庶的流失,也意味着国库将迎来空虚、武备废弛,最终演变成为社稷动荡、国将不国。

哪位君王胆敢等闲视之!

只不过,天子曹叡如今只是沉默以对。

因为他知道,魏国的徭役可能是真的很重,但定制的赋税并不算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