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枭 > 第三十九章 继续忽悠

第三十九章 继续忽悠(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实他说了这么多,也是把肚子中那么点货全都说了,再说就要露陷了。人嘛还得保持一点神秘感,给自己下属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这才是他所需要的伪装。

所以钱虎说完后不再言语,而是一脸笑意的看着王镣,笑道:“不需要说什么,相信我的话,便看一看,不要几年咱们登州府绝对是最发展的地区,你的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农、工、商都不反对,那么光是士人反对顶个屁用,不是有句好话这么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说的就是他们了。治理国家他们还行,造反他们只得跟着强者屁股后面跑,没有他们的份,他们还不够格。”

“呵呵!”王镣讪讪一笑,不过心里却是一阵苦恼,又无奈,却又无法找出反驳钱虎的理由,虽然钱虎认识浅显,但是却击中士农工商的要害之处,说到了点子上。

以前他从来没有去仔细的思考过,一直都存有优越感,觉得天下大可去得,如今听到一个没有多少文墨的人说出这么一番富有哲理的话,又令你不得不去深思的言语,使他这种士人的优越感顿然全无。

虽然钱虎的均田令对他没有任何的影响,他孑然一身,家中虽颇有良田几亩,但是都在均田令的范畴内,只要分给自己的族人便可,甚至还不够,一千多亩而已。青州王家算不得大户,也只是一个小户人家罢了。

经钱虎这么一通论述后,反倒让王镣陷入到了沉思,钱虎此番言论虽有大逆不道之言,却有几分道理,令人沉思,士农工商离开了谁都不行。

应该是属于相辅相成才合乎于理,从钱虎治理登州府来看,他是把士农工商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来看待,并没有看低哪一个阶层。在登州府内,他把那些没有逃走的商人集合了起来,鼓励这些商人在登州府内经商,又收取百分之二十的税后,取消一干苛捐杂税。

只要坚持这样的理念经营下去,今后商业税绝对是国家的主要来源,只要国家把持着盐铁等重要的资源,那么这个国家便不会乱起来,农民有了极地的税率,生活无忧,还有余钱,便可购买生活必需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现在工其实便是那些手工业者,匠户一类,在钱虎的眼中,工包括这些匠户,其实也是科技一类的人才。科技落后便是因为国家没有重视的缘故,千年来缓慢的科技发展,士人高人一等的优势,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独占鳌头,随后又经历宋朝朱熹老大的儒家变异后对科技的进步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发展。

要打破这样的封锁,那么必须让这些匠户的地位得到提升,给了他们一个与士人、农民同等的地位后才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才有进取之心,而非被动的去发展。

这种均田令对小户人家都有益处,但是其威力绝对是恐怖的。这里这些刚刚分到田地百姓如今对钱虎的拥护程度,恐怕崇祯拍马都难以赶上。

在百姓眼中,如今怕是只有钱虎却没有朝廷了。是好也是坏,如今他的势力太过于微薄,势单力薄,看来自己还得好好的帮他谋划一二,而钱虎却不懂政治,对政治极为幼稚,竟然在上书请功折子时,没有给朝中大臣送礼,打点一二。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种族,这话并没有错,只是被当政者给了他们一把枷锁,死死的控制在狭小的空间中。释放他们,解放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大事。

释放他们,就是给他们足够的经济条件和地位,使得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甚至有着上进心的人,有一种优越感,付出总有回报。

商人在向他纳税后,还有很大的赚头,又加上社会地位的提升,就不会阻碍商业流通,物流流通,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其巨大的潜能来,弥补如今这种乱后的烂摊子。政治是为经济服务,军事又是政治的延续。

钱虎大抵只有这么一点文化水准了,再深奥一点,他自己也没有这个水平。能看清这么多,他都觉得自己进步了不少。

士农工商在脑子中也是模模糊糊的概念,并不清楚具体的划分,但是从小耳濡目染,多少还是知道一些。有了这么一个大概,至少强于现在的士大夫们。眼光看的深远一些,没有这种历史局限性便可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