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381章 权势鼎盛的常家

第381章 权势鼎盛的常家(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德帝闻言勃然大怒:“混账!史书是要传之万代千秋的!翰林官儿们这么干,难道要给后世留下通篇谎话的假史?”

常风道:“皇上所言极是。臣不查翰林院不晓得。一查吓一跳。翰林官儿们简直将史书当成了夹带私货的工具!”

“谁得罪了他们,他们便在史书中大放厥辞、极尽污蔑之能事。”

“谁给了他们贿赂,他们便在史书中大写溢美之词。”

“臣昨日已照会吏部,免了十六位翰林官。”

江彬拱手:“同甘共苦,同甘共苦。”

正德帝又转头望向了常风:“朕派你巡查翰林院。翰林院那边情形如何?”

常风道:“禀皇上,臣发现了翰林院的一桩大弊!都说翰林院是清水衙门,实则不然!”

正德帝有些奇怪:“怎么?难不成翰林院那群腐儒还有油水可捞?翰林无实权啊!”

常风道:“那群腐儒有一条生财之道!翰林院管着史书修撰。”

如今勋贵势力已达到了顶峰。甚至可以授意吏部免翰林官员。这在弘治朝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当时就算弘治帝本人想免翰林官,也得跟内阁成员们商议。

正德帝笑道:“免得好!朕这几年打压文官势力。哼,翰林院那帮人,指不定今后在朕的实录中如何栽赃污蔑朕呢!”

“按修史的惯例。正六品以下官员,若无特殊事情是不得入史的。”

“有些从六品、正七品甚至八品九品官,致仕归天后,家里人想让他们史书留名,便给翰林院的腐儒们行贿。”

“贿金明码标价。两千两可在史书落官职、姓名。三千两可有四字褒奖之言。五千两可落字一整行。”

“若是生前官声不好的,想在史书中篡改为美名,则要交银八千两!”

“这桩生意,翰林院的腐儒们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