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407章 无功而返

第407章 无功而返(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事实上,任安的确没有在刘焉麾下担任官职,而是由于董扶邀请,才担任益州使节,出使王灿,想要让王灿罢兵。

史书记载:“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因为董扶和任安是同门兄弟,都师从于杨厚,任安才会放着隐居的日子不过,专门跑来做说客,否则以任安的性子,断然不会出山。

史书中,任安早年拜杨厚为师,后入京师太学深造,很快就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得到太学师生的好评和尊敬。

太学结业后,任安返回绵竹。

期间,任安先后答应郡太守的邀请作郡功曹(太守的佐吏),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州刺史的佐吏,主管文书案卷)。然而,东汉末年,官府黑暗,相互倾扎,任安受不了官府的尔虞我诈,不久就弃官还乡,隐居绵竹教徒授业。

蓦地,王灿好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题,立刻出言问道:“先生如此才华,不知先生在刘焉麾下担任什么官职?”

任安听着王灿的话,脸色阴晴不定。

王灿一番话,表明了王灿对他的看重。然而,王灿也露出对益州文武众将的不屑,丝毫没有将成都的将领放在眼中。

而且,王灿后面说的话,更让任安这老头哭笑不得。他本是代表益州出使王灿,劝说王灿罢兵,可王灿却让他乖乖的回去闭门等待,等王灿的大军攻破成都后,等着王灿的征召,这让任安嘴角微微抽搐,不知道该说什么?

人家一片好心,总不能张口大骂。

到后来,任安曾被举荐为孝廉茂才(汉代选举官吏科目名)之选,又有当朝太尉看重任安的才华,征聘他去朝廷做官,担任博士,而且还几次派遣公车接他。然而,任安都以身患疾病不能出任为理由,一概拒绝,没有出仕为官。

汉灵帝刘宏时,刘焉担任益州牧,蜀中名士绵竹人秦宓向刘焉上书推荐任安。刘焉得知任安后,也是非常的看重,又上书皇帝刘宏,希望皇帝能够重用任安。

刘焉是皇室宗亲,说话的分量很重,刘宏采纳刘焉的谏言,准备征召任安。

然而,当时天下已乱,汉朝征召之命没能送到绵竹,任安也就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

从隐居到死,任安都没有出仕。

任安深吸以口气,平和的回答道:“老夫一介布衣,并没有担任任何官职。”

王灿闻言,愣了愣,旋即问道:“先生竟是一介布衣?”

任安点头道:“确实如此。”

王灿眉头皱起,道:“既然先生是布衣之身,本就没有在刘焉麾下担任官职,为何替赵韪出使汉中?”

任安说道:“老夫受人之邀,不得不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