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恋千年 > 第十四章 山巅一寺

第十四章 山巅一寺(第1 / 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限于时代局限,沈括的科考糟粕也不少。比如他记录的一种神奇的魔术:一个黥面小兵能把沙石放在手里『揉』搓『揉』搓就变成了碎银子,整个一宋朝刘谦啊。沈括说他是亲眼所见,你信吗?不知道这里,是沈括有心使坏,还是无心作伪。唉,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科学家带我们走进伪科学,以及:慈善家带我们走进伪慈善;致富家带我们走进伪致富;……

沈括现在是一个头十个大。对老婆是敢怒不敢言,而且,老婆大人的命令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因此,尽管自己还没想明白如何去和王木木谈。好在,王木木不过是个小木匠,想我堂堂两浙察访使,不可能怯场吧,所以,一大早,在夫人的鞭策下,上王木木的门了。

王木木见一早派出在巷外打探的钟夷动飞奔而来,手还一伸一缩的打着暗号,知道是沈括来了,马上带了王老吉和施禄客两主事在大门口恭迎。

沈括有些惊奇王木木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在这个时间来理工院。毕竟我是两省大佬,你仅仅是一小木匠而已,我拜访你,史无前例。但也不多话,虚伪了一番,两人一起去了花厅。

花厅的大方桌上放着两幅看上去已收工的字和一幅半成品。沈括已经知道王木木的字和画都不错,他的诗才看来也不会错,那么,看看吧,写些什么东西。

王木木今天没有被推醒,是自然笑醒的,因为他知道,不出意外,沈括今天一定会来找他。所以,未雨绸缪,躺在床上,在yy着自己针对沈括的方针政策。他知道: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人。弱冠之年就承父荫当了个沭阳主簿的小官,在任上显示了其出众的水利才能。二十三岁中进士,在大宋的国家图书馆谋了个职位。宋神宗当皇上时,王安石获最高领袖重用,大宋的总设计师开始推行新法。王氏新法涵盖范畴极多,亟需各领域的人才,这时他发现了沈括,一个可向多领域劈腿的章鱼型人才。

假如在王木木前世,沈括可能会是国宝,天文、历法、农桑、水利、医学、军事、工程、地质、数、理、化,无一不懂,属于不世通才,运道好会被赐院士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之类的。像这种千年一遇的奇才,不愁没人供着,也不愁没人暗杀。怎么说呢,沈括就相当于大宋的牛顿加爱迪生加诺贝尔加伽利略,再搭上个李四光黄老邪什么的。当年沈括出使辽国,辽主尚不知这个南人的价值,若是知道了,能留就留,留不下一定给宰了,不能便宜了大宋啊。

单从军事层面来看,沈括就有大用处,他对弓弩瞄准器望山的研究与革新如果为辽所用,大宋早就灭了。据说沈括还发明了一种史上最早的“防弹衣”,强弓硬弩也『射』不穿,可以说随便用上哪项沈氏专利都可能改变历史。然而别说辽人,大宋的赵官家也没这眼光,在那个时代,沈括肚子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被视为奇技『淫』巧。置身一群诗人中间,或许沈括都未必看得上自己一肚子的科学。沈诗读过几首,感觉比张打油的成就略高,在东坡居士面前实在拿不出手,这大概也是沈括后来告发苏轼的原因之一,嫉妒。沈大科学家也是可怜,生不逢时,放今天你用得着跟人拼诗吗?

放在21世纪,沈括和苏轼的庙堂地位就可能倒过来。以苏轼的脾『性』,不大可能混成含泪大师的,沈括这样的科学家就好得多了,一定是个什么元勋。除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之外,公平的说,沈括一生还是抱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他生活的年代,倒也没在科学层面忽悠过谁。

只见第一幅上写着:“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遛尔遛死,扇扇刮,扇耳吃酒”。

另一幅上写着:“伤定伊始忆吾旧,爱路吾深悟。布鹃雀鸠甚爱山,不时遛爱路。誓三生不生尔气,揪吾拧尔发。罚誓依旧去亦留,久散久久散!沏壶意宁吾弗爱,拎酒气死舅。世事无究爱山岭,去发依入寺。岭绿艾发乐而宁,不酒久发乐!爱播灵山事博爱,吾深思爱矣:意气零落去酒吧,爱抑逝不临。不乐无益山儿爬,爱上岭麓绿。始祈领救三发誓,释乐领救吾。

那半成品上则写着:“山巅一寺一壶酒,儿乐,我三壶不够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死了算罢了,儿弃沟。吾疼儿,白白死已够凄矣,留给山沟沟。山拐我腰痛,我怕你冻久,凄事久思思。吾救儿,山洞拐,不宜留。四邻乐,儿不乐,儿疼爸久久。爸乐儿不懂。三思吧!儿悟。三思而依依,妻等乐其久。……”

沈括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这是些什么东西啊,什么酒啊、苦啊、杀啊、死啊,好像是首诗,在讲个什么故事,叙说着什么心情。不过,这诗怪怪的,里面好像还有点什么,念着念着,忽然,像触电了一样,沈括整个人一阵痉挛后就僵硬了。啊!伟大,了不起!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掏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然而王安石一定不这么看,一度齐心戮力一起推行新法的沈括,在王被罢黜之后风向转得飞快,立刻起草万言书一份,从政治经济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角度论证了王安石新法之荒谬之祸国。新任宰辅吴充瞧着心里都堵得慌,心想这样的人能用吗,有朝一日我要是下台了呢?这种事想想都一身寒战,忙呈送皇帝,你想皇上看了龙颜能悦嘛,随即沈括被贬。王安石从此都不称呼沈括的名字,而是叫他“壬人”,所谓壬人,就是见风使舵的『奸』佞之徒,俗称小人。

苏轼是个胖子,比王安石的肚子和肚量都大。史料记载,沈括在杭州与苏轼聊天吃酒,临走求了苏轼近期的诗文,回家就拿了放大镜逐字逐句地审查,挑出来几首诗,以朱笔勾注,掉头就告苏轼心怀不满讪谤朝廷。沈括拿到的苏诗,其中有这么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沈括的注解是,龙不就是圣上吗?圣上好端端地在龙椅上坐着呢,你苏子瞻还去九泉找龙,啥意思啊你。

这是乌台诗案之始,后来搞苏轼最起劲的李定等人,也都从沈括那得了灵感,于是诗有达沽,罪从诗出,苏轼之后又有多人以诗获罪。还好宋神宗还不算太混蛋,把苏轼的狂生气打压了打压,又被苏轼给苏辙那首诗感动的唏嘘一番,最终放了人。此后的沈括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脸皮厚度,再去见苏轼,谈笑若常,就跟使坏的不是自己一样。

蔡确对沈括的评价是:“首鼠乖剌,阴害司农法。”说沈括首鼠两端见风使舵,还爱玩阴的。这九个字入了《宋史?沈括传》,洗白已是不可能。再回头看看他对王安石和苏轼干的那些事,蔡确的评价真不过分。总而言之作为自然科学学者的沈括是一成功人士,作为人文学者和政治家的沈括是一失败者。以蔡京之臭死后还有门人立碑撰铭,沈括死了却连个墓志铭也没人给写,他这一生可称杯具,这杯具盛满了科学,却缺了些别的有硬度的东西。[]恋千年14

沈括的另一“软”是源于他老婆的“硬”,这老婆是续弦,官僚张刍的女儿,非常河东,非常狮子吼。平日对沈括又打又骂又拧又咬,不避子女。沈括的孩子们不忍见老爸被打,齐刷刷跪下磕头告饶。没用,张氏照打不误,某次还把沈括的胡子连皮带肉扯了一块下来,留胡子的人一想这惨状下巴都哆嗦。张氏死后,沈括不庆祝解放和家暴的终止,反而痛不思食寝不安席,还差点跳河殉情,难道这位大科学家还有点sm倾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