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六零年代神叨叨 > 172、chapter153(vip)

172、chapter153(vip)(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有什么难度?

比从京城乘坐飞机飞到昆明,然后从滇池里取一瓢水样都要简单!

洛书文与卫添喜都知道,恐怕这次再也瞒不住的。

不过幸运的是,等视频剪辑出来时,高新技术研究院对于那些样品的处理工序已经完成了,有用的样品多数已经投入实验设备,由专门的人负责研究月球表面岩土体的密实程度、坚固程度、抗风化抗氧化能力,以及设计在月球表面建设空间站与实验室等课题。

等国内的其它研究人员反应过来时,‘玉兔号’采集回来的岩石土壤样品已经剩下了一些没啥用处但丢掉还有点可惜的边角料,可就算是这些东西,卫添喜依旧舍不得白白送给其它研究机构,她大手一挥,给那些同高新技术研究院有合作关系的高校各自捐了十斤月壤样品过去。

名义上附属于水木大学的高新技术研究院将招聘时间公布在了《高新科技》上,新年元月的上旬全部都是招聘时间,想要加入高新技术研究院的人都可以在元月上旬投递简历,然后参加招聘考试即可。

对于那些外国来的研究人员,卫添喜与洛书文商议之后,将招聘时间略微放松了一些,定在一月下旬,毕竟外国人大多数将圣诞节过成了年,让他们元月上旬就来华国有点强人所难。

得亏卫东征给高新技术研究院专门建设了一栋大楼,不然想要接纳这么多的应聘者,高新技术研究院还真安置不下。

事实上,想来高新技术研究院做科研的,多数还是国内的科研人才,国外的研究团队大多数只是试着接洽一下,然后就没有了下文……这让卫添喜感觉有点糟心。

一月底,‘玉兔号’再次从京城航空航天发射中心,这次的它更换上了新的‘推进单元’,虽然依旧是以小型可控核聚变电池功能,但新的推进单元大幅度提升了‘玉兔号’的加速度,使得它往返地月之间的时长缩短了一倍有余。

对于月面工程的研究而言,这些月壤已经没什么用处了,可针对月壤本身,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诸如月壤的理化性质,月壤的元素规律等等……那些得到边角废料的高校如获至宝,很快就将月壤瓜分到了不同的课题组,新一轮的研究徐徐展开。

‘玉兔号’上次登月是为了将月面勘测车送上去,这次登月的主要目的则是将月面勘测车以及紧急供能车在月面上采集到的岩石样本、气候数据等搜集回地球。

同时,‘玉兔号’还承载着央视一套所委托的拍摄任务,要将月面勘测车、紧急供能车在月面上工作的场景拍摄下来,央视一套准备以这些画面为素材,剪辑一部珍贵的纪录片。

央视一套的委托又不是什么困难事,只需要在跑得飞快的紧急供能车上固定一台电能足够的摄像机就好了,故而洛书文答应得很痛快,压根没预料到后来的事情。

当剪辑好的纪录片全国公放时,洛书文与卫添喜看着黑白的视频画面中,就像甲壳虫一样在月球上窜来窜去,顺带着运回各种各样岩石土壤样本的月面勘测车,二人心里陡然浮现出不妙的预感。

原先他们一直对外强调‘采样不易’的这个观点,现在的视频画面却显示,采样十分容易,都不需要人登月动手,只需要等这些月面勘测车将样品采集好,密封进入隔离宇宙射线的金属罐中,然后再由‘玉兔号’运回地球即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