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第20节

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第20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外甥认为,当今陛下年幼,被司马懿牢牢控制在手里,无论如何都扶不起来了。所以,为了曹氏社稷,我想拥立一位新皇帝!”

“啊?”

虽然令狐愚自幼志高人胆大早在宗族中传得有口皆碑,但他仅仅一介兖州刺史,就敢说出废立皇帝的话,着实让王淩吃了一惊。

“你要立谁为帝?”

“立楚王!”

在《魏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桩事。前些年,蒋济无意间和司马懿提到王淩,他称赞道:“王淩才兼文武,他的几个儿子,尤其是长子王广,才略志向更是远大。”可他刚说完便追悔莫及,“我失言了,这句话恐怕会给人家带来灭族之祸啊!”蒋济内疚不已。没多久,司马懿征召王淩的长子王广入朝为官,以此制约王淩。

王淩也明白司马懿并不太信任自己。

他听罢令狐愚的话,对外甥能冒出这个想法并没感到太意外。自高平陵政变发生后,他很清楚令狐愚对司马懿恨之入骨。而他自己,内心其实相当纠结。

王淩属于太原王氏成员,和王昶是同族兄弟。五十多年前,董卓迁都长安后被王允刺杀,很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又杀了王允。王淩正是王允的侄子。在那场浩劫中,王允、王淩全家十几口被满门抄斩。唯有王淩和他一个哥哥侥幸逃脱(王昶当时不在长安,故免遭劫难)。王淩二十来岁时因牵涉官司获罪,曹操感念王允的故人之情,特别赦免王淩,并聘他为幕僚,再之后,王淩仕途坦荡,扶摇直上。

在王淩心里有杆秤,一边是曹操的恩情、令狐愚的苦劝以及司马懿对自己的忌惮,另一边则是谋反的危险。

“你是说……曹彪?”

“正是!”

王淩缓缓地点了点头:“若要立新帝,楚王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楚王曹彪是曹操的儿子,时年五十多岁。曹丕压迫藩王,曹彪一生六次改易封地,最后从白马被转封到楚,也就是淮南,他所在的藩国就在王淩辖区,联络方便。历史上权臣但凡废立皇帝,大多会选择立年少无知的孩子,以方便控制。但是,令狐愚和王淩却选择了藩王中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曹彪,不能不说他们中兴曹氏的诚意。

淮南一叛:出师不利

当时,王淩已经七十七岁高龄,再无所图,他的儿子又在洛阳为官,若他举兵反叛,无疑会让儿子身陷险境。然而,王淩最终还是被令狐愚说动了。那么说,王淩到底是图什么才会做出这样看似得不偿失的荒唐事(或称之为壮举)呢?

利益驱使是肯定有的,但是,这舅甥二人,尤其是令狐愚,能中兴曹氏或许真是最大的愿望了。

王淩捋着自己雪白的胡须低声沉吟:“你的意思是希望我举兵勤王?”

“非也!”

“那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