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45章 顺利推行

第245章 顺利推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能否让他们提前成为华夏人,陈青兕并不清楚,但一个稳定的北疆,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军马资源,还不用多耗军费,百利而无一害。

狄仁杰见陈青兕有如此魄力,也暗自佩服,昔年诸葛武侯一手蜀锦与蜀直白五铢挂钩,玩魏吴两国欲仙欲死。

此番若能将开元通宝推向草原,定能开辟另一番局面。

陈青兕、狄仁杰用了两个半月时间,在中受降城与东受降城中间,建造了一座大型的集市,说动了灵州的一部分的商人,迁徙至此,维持集市的食宿卫生等正常运作。

货币交易的推行,也意外顺利。

这个时代不缺有远见的人,三受降城的妙处能够看透的并不在少数。但是具体能够做到哪一步,效果如何,这是无法预料的。

哪怕是三受降城体系的创始人张仁愿,他自己都不清楚。

张仁愿的战功并不弱,但放眼唐朝璀璨的将星里却排不上号,可后人却将他与李靖、郭元振齐名。死后世人为其立祠,四时祭祀。

靠的就是让突厥不敢度山放牧,保河套不再受游牧攻掠,每年节省军费上亿的三受降城体系。

因为三受降城作用太大,后来漠南漠北的部落索性放弃为敌的意思,转为跟唐朝做生意。他们不会讲价,特地从西域请了大量的粟特胡人帮他们与大唐经商。

除了陈青兕与阿史那忠、薛仁贵打出了大唐应有的风采之外,契苾何力这位蕃将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原来契苾何力奉命安抚漠北诸部的命令之后,先到了自己的部族,就选了十位勇士就到了漠北深处,召见了其他铁勒部的叶护。

就算到了唐末,朝廷内部藩镇割据严重,国力大损,河套罕见的没有动荡。

习惯了和平赚钱的漠南漠北草原人也变得不愿意打仗了。

三受降城体系潜移默化之下,促使了河套近乎两百年的和平。

故而张仁愿在唐朝中后期的地位极高。

陈青兕提前知道这个效果,自是打算因时制宜,进一步让漠北漠南的游牧民族接受习惯中原的交易方式,让他们认同唐朝货币的价值,用经济将他们的利益与朝廷深度捆绑在一起,加强融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