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鉴宝风云 > 第127 拒绝河淘宝

第127 拒绝河淘宝(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去找那种瓷器吧,它那美丽在吸引着,在引诱着我。它来自一个新的世界,我们不可能看到更美的东西了。它是多么迷人,多么精美,它是来自中国的产品。”

由此可见,中国陶瓷能在西方变成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精美的外销瓷功不可没。

郝坏听了李墩儿的话,想了想道:“难怪那碟子上的图案怪怪的,弄了半天有可能是欧洲风格?”

郝坏说的没有错,其实外销瓷可以简单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国式样、中国题材,但属于外国风格。第二类是中国式样、外国题材,或者外国式样、中国题材。

李墩儿讲述了前些年我国打捞的“南海一号”,那是我国南宋时期的一艘沉船。

南宋时,由于疆土被吞并了大半,朝廷财政越的困难,国外贸易就成了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对外贸易地快展,当时来我国通商的国家多时达到了几十个。

为防止钱币流出海外,南宋继唐代关于钱币禁止输出之后,又做出了凡买外货须以丝帛、锦绮、瓷器、漆器等为代价交换的规定。这样一来,宋代瓷器就源源不断地输出海外,有的更是远销到东非一代国家。

由于欧洲离我国较远,所以最早出现在欧洲的瓷器并不是直接从我国运去的。

大多是通过波斯、埃及等国传运去的,有的甚至是通过地中海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贩运。

由于阿拉伯商人卖给欧洲人的中国瓷器数量很少,因此,传到欧洲去的中国瓷器多被看作无价之宝珍藏起来。有的中国瓷器甚至被欧洲贵族用金、银等镶嵌起来。

公元一五一七年,葡萄牙的商船第一次驶入我国,就此,葡萄牙也成为欧洲第一个同中国进行直接贸易的国家。自此,先前最远只运到地中海和东非海岸的中国瓷器,便直接登6到了欧洲。

中国陶瓷的美名在欧洲影响深远,欧洲贵族热衷于中国的瓷器,以致在漫长的几百年里,都以拥有中国陶瓷为荣,以陈设中国陶瓷为时尚。

有一本叫《葡萄牙王国记述》的书中就曾这样赞美中国瓷器:“这种瓷瓶是人们所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为可爱。”由此可见,瓷器在当时的欧洲是贵重的奢侈品,它的价值同于黄金,一般人是无法问津的。

法国曾有一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中国优美的瓷器传到欧洲的过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