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远去的风筝 > 第三十五章,专业人才

第三十五章,专业人才(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居民的指引下,韩勇一行找到了张天佑的家。这是一处有四五间房、带天井的大宅子,房前屋后收拾得挺干净的样子。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闲坐青坪,看花开花落;下联是:醉卧荒宅,听风起风歇。横披是:苟存残生。

“这老爷子,有点愤青潜质啊。”韩勇嘀咕着。

杨启明宣然有文化毕竟还是个商人,杨启明看着对联,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认识几个字,但文化水平有限,看这副对联也只能是连猜带蒙,再让他去琢磨其中的韵味就更没戏了。

南方的农舍都是不关门的,韩勇直接走到门口,对着里面喊道:“请问,张天佑先生在家吗?学生韩勇求教。”

一位中年妇人应声而出,她身着当地很普通的农家便服,但看起来比一般的农家妇女要干净得多。她的眉眼间有几分与穿着打扮不相称的斯文气息,暗示着她曾经是一位大家闺秀。韩勇心中暗喜,看来这家的男主人张天佑应当是有几把刷子的了。

杨老奇怪地问:“怎么过去一点都看不出啊。过去他哪会说成语啊。”

“听他自己说,他的脑子受过伤,大概是被驴踢了吧。”

“那怎么突然就好了?”

“被手榴弹炸了一下就好了,你想,驴的劲再大,能比手榴弹大吗?”

韩勇没听到两个老人的交谈,正好也省得生气了。他招呼杨启明和他一起去一趟后山的高桥村,去拜访一位叫做张天佑的老先生,这是冯木根向他推荐的。据冯木根说,这位张先生曾指点过他炸石头的技术,好像是个采矿专家的样子,但具体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呆在高桥村,就谁也不清楚了。

“请问你们……”中年妇人看到韩勇等人的制服和步枪,吃了一惊。

“学生叫韩勇,是前面的朱泾村的村长兼护村队队长,慕名前来拜访张先生。这几位都是我的部下,我们没有恶意,师母不必多心。”

韩勇等人走了半天山路,来到了高桥村。与朱泾村相比,高桥村显得更为破败和冷清,韩勇的士兵穿着德国士兵的制服,扛着枪从街上走过时,许多居民都赶紧关门躲避,来不及关门的,则用尴尬的笑容表示着顺从的意思。

“等咱有了钱,把高桥村也收过来。”韩勇对杨启明说道。

杨启明不屑地说:“收这干什么?穷成这样。”

“切,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土地资源,趁着现在这里穷,赶紧把地盘下来。以后开发,那就是暴利啊。”韩勇胡扯道。

“嗯,说得有理。”杨启明点点头,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韩勇说的是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