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水浒:我真是一个好官 > 第22章 愿为大人效死力

第22章 愿为大人效死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勇气可嘉!”刘太守仿佛受到感染,神态认真:“重光,若你能取胜,我定把你引荐给恩师。只要他老人家赏识于你,你的前途将一片坦荡。”

“多谢大人厚爱。”孙新忙深施一礼,却又大表忠心:“不管未来如何,这番恩情,下官将铭记在心。”

“嗯,这些都是后话了!”刘太守脸上露出笑意。他对剿灭非常重视,或者,对自己的前途上心。

他上前,亲热地拉着孙新坐下,问道:“重光,你远赴千里剿匪,此事非同可,来,跟我计划。你有什么需求尽管来,我定会全力支持!”

孙新见顶头上司这般识趣,自然不会跟他客气。于是将自己的远赴济州剿纺具体规划详细来。自然隐去三打祝家庄,改为水泊周边州府无猛将,抵达后可以与当地官府申报备案时顺便借兵。

至于北宋时期的官员,军队体制混乱不堪。北宋初年,禁兵负责拱卫京师,一部分轮流出戍各地。后来各地增设禁兵,负责镇守地方,不再回驻京师,这类长期驻守,任期三五年,别称为“东京营”。

为区别于中央专令派驻各地的禁兵,或从边境换防下来的临时安置。短期驻扎获得补给的称“就粮营”。

如登州两个武卫军长期驻扎,多被当地豪强渗透收买。有些军官是他们联姻的对象或是家族子弟。平海军水师驻扎时间更长,类似情况更加严重。再加上州城府县,在当地有话语权就是源自于此。

刘太守咬牙骂了几句,又着不为人知的秘辛:“一个宣毅营就粮驻扎,是我奏报恩师,三个月前转调为长期驻守。明年会有两个就粮营调到登州。正是因为有底气,不惧这些地头蛇联合作怪。把你兄长调过去最合适,也是制约试图掌控军队。”

“原来如此?”孙新恍然大悟,他知道些登州局势,但绝对没有这么透彻。如今听到这些,官场远比自己想的还要复杂,眼前刘大贪话七分真三分假。如便宜兄长得不到升迁,是因为不太识趣。

然后再伺机而动,埋伏,拦截,设圈套等用兵之道。刘太守听得眼前大亮,连连称赞,要求无不应允。如禁军挑人,全部要骑兵,需要乘船南下……

行动计划有了,人数也确定好,接着是南下剿匪时间。

“你何时出发?”刘太守问。

“越快越好,后!”孙新要赶往郓州,没时间耽搁。简单提及从提辖司和禁军中选人花费的时间。突然有些尴尬:大人,我才刚上任,这提辖司?”

刘太守一眼就看出他的担忧,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不用担心,你是奉命剿匪,乃是公事,我自会安排。登州境内安宁,我也会让孙都监多照看些。”

刘太守可不知道自己的心腹马仔在判断自己言语。想到自己这个知州却处处受制于人,恨恨地道:“哼,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让人窝火。所以,本州三营禁军驻守可以,远赴千里剿匪难呐!”

孙新要的是剿纺机会,趁早赶到郓州,谋划一番,定会让梁山吃大亏,所以他脸色镇定,胸有成竹地道:“大人,梁山一群水洼草寇,剿灭何须用调动军队?只需三两百精锐,便可马到功成。”

“三两百人?”刘太守大惊,看着孙新反问:“重光,水泊梁山赌可恨,你可知道这山头多少贼人?”

不等孙新回答,刘太守竖起巴掌:“足有数千之众。”

“我知道。”孙新重重点头,随即退后几步,毅然决然地道:“可末将蒙大人赏识重用,大恩无以为报,愿效死力。此行剿匪若是不成,提头来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