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水浒:我真是一个好官 > 第484章 私盐买卖

第484章 私盐买卖(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杨林送来的盐雪白晶莹,品相极佳,五十文以上才能拿到货。贩卖八十文起步,轻松卖出百来文。

眼下说出了三十文,价格低的令人发指。

“兄弟,那种极品,三十文?”晁盖兀自不敢相信。

“哥哥没听错,就是三十文,要是卖得好会提供更多。”杨林露出你放心的笑容,胸有成竹的保证。

“不知道贵寨是否愿做这趟买卖?”

“甚么?多少?十万石?”别说晁盖瞪眼惊呼出声,其他除了公孙胜,林冲,阮小二等人都坐不住了。他们都做过这种勾当,每次走私千石顶天了。

对方这一张口,便是十万石,十万石呐!数百万斤,还是每个月,买卖要是做成了,那利益得多少?

“不知单价几何?”晁盖也知道,所以声音有些发颤。只要谈成买卖靠着贩卖私盐,从此吃穿不愁啊!

“大东家说了,天王晁盖是条好汉,做事光明磊落。每斤三十文钱,其品相皆是与送来的海盐相同。”杨林笑了笑,伸出三根手指说出极低的价格。

“甚么?”晁盖等人又是一阵瞠目结舌。

“哈哈哈,愿意,当然愿意,如此好事不做岂不是棒槌了?”

杨林脸上笑容收敛,又郑重地说:“当然,大东家还有小小的要求,大宋朝奸臣当道,贪官横行,百姓过得本就艰难。梁山卖盐不得为了利益哄抬价格,刚开始的时候可低于官盐价,来打开销路。”

“好,这是自然!”晁盖斩钉截铁地表态。

“这个……”杨林沉吟片刻后说道:“贩卖的具体事宜,运输时间,路线,第一单买卖的达成和验货等。需要天王哥哥亲自出面,赶到蓬莱做客详谈。”

“这……”公孙胜,林冲,阮小二等人笑容收敛了。

怪不得这些大汉如此惊讶,实在是每斤三十文钱太低!

北宋食盐专营带来的收入仅次于田赋,是朝廷第二大财政来源。末年时期,贪官污吏横行。大部分老百姓都处于赤贫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食盐专营制度,官府赋税猛于虎,导致食盐价格不稳。

官盐价格就非常离谱。基本类似明州,苏州靠海地区盐价30多文一斤,贵的时候五六十文。而在北方,价格普遍八十文以上,一斤150文、200文甚至400文的天价,这导致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这也是私盐贩子在北宋泛滥的原因。

只因为贩卖稍低价格卖掉是暴利,来钱快。比如水浒中梁山好汉十个之中就有半数做过这种勾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