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外贸生涯 > 第32章 开盘

第32章 开盘(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开盘的头天晚上,大家都在捯饬着自己,刮脸、给皮鞋打油、准备好干净的衣服等,我就简单了,胡子还没长出来,鞋也只有一双我妈给做的千层底的布鞋,只好凑热闹似的洗洗手绢。

开盘的当天,每个人都是早早起床,到外面简单的吃了早饭就回来,三摊的保管员有条不紊的备着货,我们则不时地打着下手,外边也渐渐的热闹起来了。王阿宝进到库房,分配看货程序,上海口岸的货品分到第一组,12位客人……林继坪将准备好给客人看的C字头的货分别装入空的蓝布盒,每盒20包,共12盒,在每张表格的“数量”栏下填上“20”。我认真过数、签字后,王阿宝一声令下,北京的章玉葱、广州的胡玉岚和上海的我不约而同地抱起那十几盒货往外走去。来到谈判间,只见三十几位客人,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茶、还有瞎转悠的、翘着二郎腿歪坐在木质沙发上的,跟我想象中的正襟危坐、满脸严肃的场景大相径庭。他们之间高声讲着广东话,我是一句也听不懂。王阿宝站在中间,也是用广东话讲了几句,再加上我们三个人,每人抱着十几个盒子,于是客人们都迅速的走向案边,熟练的放好木折叠椅,秩序井然地分别坐在长条案子的两旁,谈判间一下子就安静了。我看向王阿宝,王阿宝手一挥,用上海味的普通话说了一句“准备看货”。章玉葱、胡玉岚分别向第二、第三条案走去,“傻子过年看街坊”的我立马抱着我的一堆盒子走向第一条案。人在第一条案边,两眼却溜看着旁边的那两个条案是如何进行看货的。只见他们将盒子放在条案上,一盒一盒的分给客人,我也赶紧如法炮制。我这张条案不同于他们,出奇的安静。所有客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我,好像在说“怎么来了个小孩呀?”我则是一边分货一边用清晰的北京话,像朗读课文一样高声说道:“请每位先生数好包数,确认无误后再行看货,如有问题,请先找我。”客人的反应则是一片“嗨”声(应该就是明白的意思吧)。客人们打开盒子,数清包数便迅速进入看货程序。打开纸包看翡翠戒面,不对路的迅速合上,对路的仔细凝视、或略微抬头、或轻声自语、或打开纸包后略加思索又合上,终于拿出笔在纸包面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客户则看货的速度飞快,打开纸包扫上一眼就将货分作两边,一边往盒里一装,一边则迅速签字。

客人们看完第一盒货后,将签了字的货递给我,而将没要的货放在盒里,在盒上面填完数字盖上盖后转给另一位客人,这样传递多次。我把签了字的货装在我的空盒里,客人看过的盒子逐渐的移到案边。第一轮货看毕,我们把所有的盒子抱到了客户不得越雷池半步的靠隔断的那个案子上,将每盒剩下的货的包数与包面书写数核对后迅速打包、数数(练打包的功夫此刻就派上用场了),不管是新来的还是老同志,打包、数数都得快,并且争取做到三摊同步,因为客人等着看下一拨货呢。

每包内戒面数量,每盒内的包数,客人购买数,出库剩余数全部核对无误后抱回库房,三摊保管员也装好了下一拨要看的货。先做第一拨货的交接,保管员签字,再做第二拨的重复工作,这样一上午看货三至四次。

在这么紧张地工作节奏中,我还闹出了一个小笑话。我迅速地整理着客人签好名字的纸包,好统计一下卖出去的货,看到了几包龙飞凤舞、笔画连在一起的签名,我不由地皱起眉头,仔细辨认,怎么也不认识,于是拿出其中一包,高举过头顶,喊道:“这是哪位先生买的货?”在我上海这一摊看货的客人都围了过来,大多数人摇摇头走了,其中一位客人用广东话指着胸前,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粤语,我则拿着那包货对他说:“你把字签的得让人认识呀!你现在再签一遍。”他则急赤白脸、叽里呱啦地说了半天,这时李文杰先生(上海人)走过来对我用普通话说:“他叫何丹秋,不会说普通话,自打一来出口部就这么签名,你别见怪。”事情还在僵持之时,王阿宝出现了,首先和何先生用广东话说了几句,转过就身命令我把货装盒里,对好数,回库房。外事无小事,听话准没错,我赶紧照办交给林继坪,一边交接一边诉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林继坪笑着说:“何丹秋这么多年都这样,这还算好的,还有的客人只写他自己认识的符号呢!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赶紧找王阿宝就是了。”

中午客人回酒店吃饭休息,下午两点半再过来看货。我们到广东省工艺品分公司吃午饭后回来冲凉,整理货,准备下午的看货工作,下午照旧,晚上整理货,为第二天做好准备。周而复始到第三天的下午,主要是没买够的个别客户想要再看看特别感兴趣的货,大多数客户则互相寒暄聊天到下午四点左右就都撤了,待明天上午来签合同。

客户散去,我们进入紧张地准备制作合同的阶段。将客户签好字的纸包的货进行集中,放入一个盒或一个大空屉上,其中A字货需称重量并复核价格,准确无误后,三十几个人的货分别放好。晚饭后,不需要领导招呼,财务、作价、报运业务环节的人都到三楼的大谈判间,自己带着算盘、圆珠笔,到保管员那里领一份客户买好的货,数数、签字等一系列手续后,抱到谈判间的桌子上,此时白布已撤走,我们这些外销员则早于其他人员,已经开始制单。

经过在房山珠算的学习、北京制单的训练、以及到了广州后打包合包的练习、平时工作中不时地偷师学艺,使得我在这次开盘中的工作得到了上海同事的认可、林继坪的肯定、其他同事的赞许。在整个开盘过程中,我没有怯场、没有紧张与慌乱,有的只是淡定和从容,按部就班的工作着,没有因为我是小学徒而受到轻视,也没有因为我年轻而受到特殊照顾,我就是一个在外贸战线第一线战斗的外销员。

王阿宝拿着给客户的清单去制作合同封面。第二天客人来到出口部签合同,到此开盘就算结束了。等客户来款后,报运部门按照合同的规定报关、发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