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七十七章 诸部请粟

第七十七章 诸部请粟(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听三位军机大臣把话说到了这里,崇祯皇帝不再犹豫,接着说道:“卿等所言,皆有道理。既然开边互市彼我两利,那么军机处就尽快拿出一个条陈。在九边之内,择地设立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至于大明商贩互市之物资种类,仅限百姓居家日用之物,刀剑弓箭火药火枪等军用之物,严禁卖入塞外,私自贩卖者,一律抄家灭族。”

说完这句话,崇祯皇帝略作停顿,又说道:“开边互市虽然两利,但是毕竟缓不济急。如今喀尔喀蒙古炒花、暖兔、贵英诸部求赏甚急,朕看就由辽东镇监军御史陈仁锡,带领一营骑兵,前往广宁塞外诸部探看,若果属实,可先从蓟辽督师府腾挪部分钱粮物资,或赏赐或互市,皆由陈仁锡探看后自行决定。

“至于蓟镇塞外三十六部,朕看就由直隶总督府责令蓟镇派人领兵出塞,查看虚实,然后具折奏报。”

孙承宗、李邦华平时并不在军机处当值,所以皇帝问起话来,自然是张惟贤第一个回答。

张惟贤说:“陛下,塞外蒙古部族,历来是我大明的敌人,一到秋冬季节,都会成群结队南下,名为归附求赈,实为叩关勒索,如今我边军强而诸部弱,诸部抢掠不成则改为请赏。臣以为,诸部塞外异种,非我华夏同胞,关内尚有数省饥民待赈,至于塞外诸部,莫若乘机令其自生自灭。”

孙承宗看皇帝听了英国公的话后默默不语,心里有了底气,说道:“陛下,英国公所言有一定道理,塞外诸部狼子野心,自然非我华夏同胞,但如今辽东建虏在侧,若是我大明坐视诸部自灭,臣恐诸部离心,而建虏乘虚而入。若如此,关外蒙古诸部,或成建虏莫大助力,臣恐从此之后京师北边无宁日矣。”

孙承宗的话当然也崇祯皇帝的心里话,于是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朕以为孙爱卿所言有理。赏赐或者互市,非为赈济诸部,实为羁縻诸部。若是诸部离我而去,投奔建虏,则长城以北皆是敌境。此非大明百姓之福。但塞外异种素来狡诈,诸部灾情是真是假,王之臣、毕自肃等人又言之不详,只听诸部一面之词而赈之,朕恐贻笑于天下。”

这时,李邦华说道:“陛下既然有此忧虑,莫若令王之臣遣人前往诸部探看,若诸部所言属实则赏赐钱粮以赈之,若所言虚妄则据理而驳之。若是诸部与我离心离德,莫若乘其虚弱而诛之,如此,可永绝喀尔喀蒙古诸部之后患。”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然后对张惟贤说道:“英国公以为如何?”

张惟贤沉吟了一下,说道:“陛下若是决心赈济诸部,太仓倒是不缺这点钱粮,但臣所虑者并非辽左诸部,陛下赏赐了喀尔喀、朵颜,插汉也来求赏,朝廷赏还是不赏?赏了插汉,土默特、鄂尔多斯也来求赏,朝廷赏还是不赏?塞外异族向来贪图财货,陛下赏赐之口一开,臣恐塞外诸部得寸进尺,求赏请赈不止,而致我国用日蹙矣。”

张惟贤说的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所以听完这话,崇祯皇帝又沉吟起来。

这时孙承宗又说道:“陛下,既然诸部饥寒,臣以为赏赐莫如互市。朝廷之前严禁互市,乃是担心盐铁军资等物,流入塞外而资敌,如今塞外急缺之物乃是粮食布匹,而我急缺之物乃是耕牛马匹,是以臣以为重开边市或许比单纯赏赐更有利。”

孙承宗话音刚落,李邦华也说道:“臣附议。如今京畿周边春耕在即,若是在九边择几处要地,开设榷场,与塞外诸部互市,以粮食布匹等百姓日用之物资,换取大量牛马,于我也是极为有利。只是开边互市仍需从长计议,臣恐缓不济急,辽左诸部恐怕等不到九边互市之日。请陛下明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