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一一九章 中书舍人

第一一九章 中书舍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今在京师会同馆里等候分派官职的新科进士们,相互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从三月底贡院的会试结束以来,期间经过了殿试,经过了吏部的考试,先后两个月的时间朝夕相处,本来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青年俊杰们,也都混成了亲如手足的好兄弟。

这种进士间同年之谊,与后世的同学之情,本质是并无多大的不同,毕竟说起来,都是经过了殿试的天子门生嘛,相互之间的情谊反而更有了一层神圣的意味。

如今二三甲进士的最新综合排名,已经出来了。人人的心里,对自己的未来,也都有了底数。

史可法虽然已经领受了翰林院的职务,成了如今人人羡慕的翰林,但是他本人的心里,却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安排。

崇祯皇帝听完,点了点头,心想,这些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果真都非一般人啊,如今辽东、登莱都属于抗击后金军队的前线,多少文官武将因为战事不利而罢官或者论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大臣多数以蓟辽为火坑,即使是升职也不愿调往那里,而这几个人却敢于自荐前往任职,就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些人的不同凡响来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说道:“朕听说,自辽事兴起以来,朝官皆以赴边镇任职为危途,其中尤以辽东、登莱为死地,如今这几个新科进士,却主动要求前往辽东和登莱任职,朕观这几人皆非凡品。但凡愿往边地者,吏部皆可以升一级授官任用。

“至于沈廷扬、牛金星、李信这几人,朕看可先不去边地,暂任他们为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吏部可再选三五人,在文华殿、武英殿当值,熟悉朝廷大政,过些时日放出去任职,或许就能造就一批栋梁之才。”

听了皇帝这话,李国鐠心说,原来皇帝是这个意思,于是略一沉吟,说道:“如今内阁中书舍人多名,皆任职已久,陛下另选新科进士入值内阁和军机处,充任中书舍人,这些人是否可择优外放任官?”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正是朕的想法,中书舍人在内阁和军机处当值,对朝廷大政最是了解,放为外观,当能体谅朝廷为政之要,爱卿的意见很好。此前任职内阁和军机处的中书舍人,有进士功名者优先选任,无进士功名者,一律赐同进士出身,皆外放为官。”

崇祯皇帝这么做,不是说他对现在的中书舍人不满意,而是说对于中书舍人的岗位,他有了更满意的人选,那就是新科进士之中的沈廷扬、牛金星等人。

历史上,沈廷扬就是在崇祯初年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选官,以八品官的身份,当上了内阁的中书舍人,并在武英殿当值多年,看崇祯皇帝为辽东粮饷的转运发愁,是以向皇帝提出了开海运的奏疏。崇祯皇帝大喜之下,令沈廷扬前往松江试行,结果大获成功,从此受到崇祯的青睐,以监生身份平步青云。

如今史可法以状元的身份任职翰林院,暂时也就罢了,其他几个人才,若是不把他们弄到自己的身边待着,绝对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等他们这些可塑之才,了解了朝政的问题,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然后再放出主政一地,肯定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