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三一四章 江阴奇才

第三一四章 江阴奇才(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南京国子监里一边担任杂学助教,一边整理修订自己的游记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远在京师的当今皇帝,居然专门给自己下了一道圣旨,让自己尽快启程北上,到京师兵部职方司担任司务。

从品秩上来说,南京国子监的杂学助教是个九品芝麻官,而职方司的司务也只是一个刚入流的九品小官而已。

但从地位上来说,南京国子监里的九品小官,可是与兵部职方司司务这个同样是九品的小官没法比了。

孙元化这个人就是从兵部职方司的司务出身,可见这个司务的品秩虽低、官位虽小,但是它的地位却很重要。

皇上要人的旨意一下,周延儒这边很快就遵旨放行了。

这个时候的徐霞客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在大明各地的游历,前前后后也已经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了。

与此同时,他也在江阴的家里刚刚完成了其《游记》块头最大的前三卷。

后世的《徐霞客游记》被人整理之后保留下来的一共十几卷,不同的版本有所不同,但字数最多的一个版本也只有六十多万字。

而实际上,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游历期间断断续续编撰记录的游记,一共有二百四十多万字,共六十多卷。

这一世,有了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关注,徐霞客接下来的旅途当然会顺畅上很多,而且其辛辛苦苦考察得来的地理记录,也不会因为他的病死而散落丢失。

毕竟如今徐弘祖在南京国子监任职的情况,还是他这个南京礼部尚书在给皇帝的奏章之中主动提起的。

对他来说,这算是他上任南京礼部尚书之后的一个小小的政绩,也趁机向喜欢杂学的皇帝,表明他周延儒重视杂学的一个态度。

徐霞客无心科举,但却并不意味着他不想当官。

老徐家最初也是官宦出身,并且世世代代都是江阴的大地主,据说田产最多的时候达到过四万亩,但是从明中期徐霞客高祖之后,上百年间,老徐家没有出过一个进士,多数子弟都是止步于举人。

到了他父亲这一代,两个举人都考不上了,到了他这一代,居然两个秀才也考不上。

虽然他志不在此,但多多少少心里有些遗憾。

如今新任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周延儒亲自到江阴南岐来请他出仕,他自然是欣然前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