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三三六章 天下地理

第三三六章 天下地理(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深知舆论的厉害之处,所以在自己能够完全掌控话语权之前,是绝对不会开放报禁的,好在这个时代虽然有许多民间文会诗社自办的会刊类的东西,但是还没有人有这样的头脑去创办什么报纸。

若说有,那么就只有通政使司发行天下各驿站各衙门的朝廷官方邸报了。

如今由于军机处的成立,更是由于当今皇帝对于朝堂机密事宜的高度重视,所以邸报也不会轻易刊发军机处的奏报和条陈,更不会轻易刊发督察院御史与六科廊言官们的上书言事折子。

所有需要在朝廷邸报上刊发的东西,都必须经过崇祯皇帝本人的亲自批准。

所以,如今这个时空之中,流贼或者建虏想要通过朝廷官方邸报搜集有关大明京师朝堂上的机密情报,那绝对是痴心妄想。

崇祯皇帝在武英殿中,向内阁和军机大臣们展示职方司制作的大明地形沙盘的时候,顺带着召见了前来京师任职的徐弘祖,而且为了方便他继续开展其未尽的地理探险事业,专门设立了一个皇明地理学会,这个做法虽然招致了一些大臣的劝谏和反对,但是却就此牢牢地抓住了徐弘祖这个地理学家的忠诚效死之心。

一个人若是能够把自己的志趣与国家的事业完美地融为一体,那他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了!

如今的徐弘祖就是这么想的。

崇祯皇帝在武英殿里见完徐弘祖的第二天上午,徐光启亲笔书写的皇明地理学会的匾额,就在皇城北安门外的一处被夺爵流放的伯爵别院里挂牌成立了。

而这个皇明地理学会的办公地址,顺其自然地也成为了徐弘祖在京师的立足安家之地。

因为真正的机密情况,甚至包括朝廷之上的争议情况,都不可能再在朝廷的邸报上出现了。

毕竟如今的这个皇明地理学会,除了皇帝这个会长之外,就只有他这个光杆理事一个人了。

皇帝交给的第一项任务,是利用自己实地探察过山陕河南名山大川的优势,协助兵部职方司郎中牛聚明及其麾下的一干工匠,把大明北部九边各镇及其所在省份的地形沙盘制作完成。

此外,就是皇帝交给他的第二项任务,利用皇帝从内帑之中拨给地理学会的五万银元,办理发行一个皇明地理学会的会刊《天下地理》。

《天下地理》的刊名,还是崇祯皇帝亲自题写的。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虽然说起来是个穿越客,但是这穿越客在后世也曾跟着后世时的领导附庸风雅地临摹过一段时间的颜体法帖,最重要的是,虽然灵魂是个穿越客,但崇祯皇帝的身体却依然保留着色之前的肌肉习惯和记忆,写起颜体字来,也是有模有样,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