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三五四章 榷政使司

第三五四章 榷政使司(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朕不知道卿等是否清楚前宋中枢三司使之设,朕以为,前宋之所以能以远少于我大明的土地人口,却做得到财计充足、养兵百万,力抗辽国、西夏,乃至后来的女真、蒙古二百年,归根结底在财税充裕,在于户部之外,尚有三司使计相之设。

“当其时也,朝廷除了田赋之外,尚有海贸通商之税、百工百业之税,因此,国家每岁收入,常以亿万计,而照样民阜物奉、百姓安乐。这一点,我大明朝廷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明朝与宋朝相比,说起来版图更大,人口更多,皇权更盛,军事实力也甩南北两宋几条街,但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却根本没法跟宋朝比,即便是偏安江南的南宋,每年的财政收入都远高于明朝。

这是为什么呢?

李国鐠说道:“陛下所说乃是正理。臣等当然赞成。”

徐光启、孙承宗就不用说了,皇帝说的也正是他们心里的话,遇上这样一个投脾气、对胃口的皇帝,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绝对是人生之中的一件幸事了。

这个时候的徐光启已经六十七岁了,作为一个历事四朝、阅尽风雨的老臣,年近古稀了才得到重用,他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孙承宗也是如此,算起来他比徐光启也只是小了一岁而已,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崇祯皇帝即位以来所做的事情,是他们自打中进士当官以来,就一直想着要做的事情。

而且这一年半来的作为和成就,也是过去多少年孜孜以求却难以达成的,大明朝的内忧外患虽然依旧严重,但是眼前这种诸事向好的趋势却已经开始显现,假以时日,定然会有根本性的一个改观。

在他们的心中,皇帝在处理政务上虽然仍有一些急躁和操切,但是在大的方向上面并没有什么行差踏错的地方。

所以,徐光启和孙承宗没有什么犹豫,很快就先后向皇帝表示了赞成的态度。

这时,户部尚书毕自严突然说道:“只是不知道陛下打算设立一个什么样的衙门?这个衙门与户部现有的十五清吏司等职司又是何种关联?”

毕自严问的正好,他不问反而显得他不够专业,问了才说明他这个户部尚书是听进去了。

见内阁几位重臣已经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崇祯皇帝冲毕自严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朕打算在户部现有全部职司之外,另设南北两个榷政使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