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五零零章 又要传教

第五零零章 又要传教(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殿之中,御座之下,还端坐着内阁首辅李国鐠。

而李国鐠的下手则站立着理藩院副使姜曰广。

如今,除了在紫禁城中的三大殿举行国之大典之外,内阁阁臣与皇帝议事的时候,都有了自己的座位,虽然只是一个无靠背、无扶手的锦凳而已,但也让内阁阁臣的地位一下子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过去是皇帝顾念老臣而赐座,是一个恩赏,而今后则是朝廷法度,体现的是阁臣地位的上升。

但是此时的大明朝,有多少大事等着去做,还不到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只好能用就先用着,能忍就先忍着,至少要等到消灭了对东虏之后才能着手处理这些问题。

然而,崇祯皇帝这么做,比如对于西洋传教士的倚重,对于西洋工匠技师的信赖,对于耶稣会在华传教暧昧不明的态度,却让很多人都产生了误解。

特别是这半年以来,崇祯皇帝及其朝廷的官员们,先是允许安东尼奥·德·卡波和胡安-迪亚士在通州八里桥开设私营的迪亚士火药厂,然后又允许葡萄牙人乔-罗德里格斯和葡萄牙上任戈蒂尼奥,在京畿之地开设玻璃制品厂,最后还要大量采购戈蒂尼奥在华烧造的压花玻璃,换装紫禁城中各大宫殿传统的窗纱窗纸。

这一个接着一个的举措,很快就在旅居大明京师的西洋传教士圈子中传开了。

龙华民,这个在华耶稣会传教士的现任会长,又一次坚信,如今的这个大明皇帝陛下此前的表态不是欺骗,相反,之前答应的条件,以及对于满足条件者的承诺,正在兑现。

所以,龙华民很快就带着新一批北上传教士带来的天体仪、地球仪以及什么放大镜、座钟等东西,找到了他们在皇明讲武堂任教的汤若望,以及他们的中国教友,同在讲武堂炮科担任教习的李天经,让这两个颇受皇帝器重的人物,帮忙联络觐见大明的皇帝陛下。

正好汤若望与李天经两人最近也刚刚完成了一本合作翻译的大部头西洋科技著作,想要接着这个机会献给皇帝。

所以三个人一拍即合,由同时在钦天监兼职的李天经领着,去找了当朝内阁阁臣、礼部尚书徐光启。

就这样,六月初六日的上午,内阁阁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引领着龙华民、汤若望以及新近入京的荷兰籍耶稣会传教士康迪纽斯,一起带着献给皇帝的礼物,以及汤若望、李天经新近翻译出来的著作,来到了紫禁城中的文华殿,觐见崇祯皇帝。

徐光启带着这几个耶稣会传教士,在几个御前侍从武官的引导下,来到文华殿中的正殿之中,崇祯皇帝坐在自己的御座之上,下面的两边站着御前侍从武官和锦衣卫、天策卫、羽林卫的头头脑脑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