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五二七章 谁是傻子

第五二七章 谁是傻子(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是崇祯皇帝对近卫军第一镇不重视,而是更加需要的地方,总是会在适当时候出现在崇祯皇帝的面前。

说到底还是产能不足,产量不够罢了。

毕懋康、孙元化等人,对于武备院两处枪炮厂的产量不满意,并且常常因为影响到近卫军第一镇的真正成军,以及第二朕的迟迟不能成军而内疚自责。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武备院设立不过一年多来,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一万一千多杆的数量,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毕竟这是在十七世纪的二十年代,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虽然是个穿越客,但是凭他一个人的见识,却改变不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生产能力。

与这样的产量相比,需要装备的地方却是一个无底洞。

作为皇帝的亲军锦衣卫需不需要?

御前护驾的天策卫需不需要?

拱卫宫禁的羽林卫需不需要?

保卫京师的京师三大营需不需要?

枪管可以参照超越这个时代见识的铁模铸造法进行批量生产,而且生产出来的枪管,其基本质量还要优于锻打出来的枪管。

再加上给东江镇的一部分,给辽东镇的一部分,袁崇焕三边总督辖地的一部分,以及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得到了大批量装备的白冶城矿营,还有瀛洲镇守府、热河镇守府。

当然,还要顾及山西前线的需要,云贵前线的需要。

此外,还有袁可立编练的漕营,卢象升编练的天雄营,哪个地方不得多少装备一点啊?

正因为需要装备新式火枪的地方是如此之多,所以每个月武备院出产的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枪,一出厂,就有许多人都在盯着。

尽管分配装备的审批权力,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本人的手中,但也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能够最后落到近卫军第一镇的新军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