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五五零章 值得辛苦

第五五零章 值得辛苦(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运到之后,二十门大将军炮,被安放在了贵阳城头,为的正是要坚决避免当年贵阳城被围的惨剧再一次发生,使得贵阳在平定水西之战中首先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的二十门大将军炮,根据朱燮元的命令,被武之望带去了四川和贵州交界处的重镇遵义,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巩固遵义的城防。

不过,这一次武之望出兵水西之时,还是坚持己见,将其中的八门大将军炮,以及十二门虎蹲炮,一起随军起运,跟着运进了水西。

武之望当然知道红夷大炮的威力比所谓的大将军炮要强大得多,但是南京城头的红衣大炮,是皇帝亲自下令安放的城防重炮,可不是武之望一个南京兵部左侍郎敢轻易拆卸转运的。

再者说了,就是红夷大炮给他,让他往贵阳运送,他也不敢要。

早就习惯了山野环境的石柱土司和保靖土司土兵们更是人手一面藤牌,过河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随军起运的大量粮草辎重。

特别是武之望一路辛苦,从南京辗转两千里运到贵阳,又从贵阳辗转数百里,运到这里的那一批火炮。

武之望从南京京营武备库里搜罗而来的这一批火炮,都是南北京营即将淘汰不用的两种老式火炮,一种是每门重达五六百斤的大将军炮。

这种长约四尺左右、用生铁铸造于嘉靖年间的老式火炮,在京师兵部和武备院官员的眼中,早已经是形同鸡肋即将全面淘汰的破烂货了。

因为从红夷大炮每门重达三千斤左右的重量,可不是说运就能运的。

从北京到南京还好说,一路有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水道可以走,武备院出品的红夷大炮从北京运到南京没有问题。

但是在武之望的眼里,这种即将淘汰的破烂货,却是西南平叛战场上的稀罕物,与其留在南京京营的武备库里继续生锈发霉,倒不如转运到贵阳军前,或许能够发挥它的一些威力。

这种在京师武备院已经淘汰掉的大将军炮,在南京京营的武备库里有数百门之多,只是其中保养还好,还算堪用的就不太多了,拣选下来,凑够了四十门大将军炮,一路辗转运到了贵阳。

除了这四十门每门重达五六百斤的大将军炮以外,还有一批俗称虎蹲炮的所谓小将军炮。

这种每门重约一百多斤的虎蹲炮,数量就更多了。

而武之望与陈子壮能够从南京携带运送而来的,也只有百门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