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七一二章 求仁得仁

第七一二章 求仁得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果然,崇祯皇帝这么一问,徐光启神色黯然,语速缓慢地说道:

“据汤若望来信所说,耶稣会在华主事会长龙华民本人,以及跟随龙华民在洮州教堂布道的教士王丰肃、罗雅格、曾德昭共四人,在洮州兵变之中,死于乱军暴民之手,教堂及圣像被毁,耶稣会教民被杀者百余人,状极惨烈。

“另据汤若望信中所说,前往岷州、固原等地招收信徒、筹建教堂的熊三拔、阳玛诺、郭居静等人在兵变民乱之中下落不明。

“如今只有身在兰州的汤若望、庞迪峨、艾如略,以及身在宁夏等地之罗如旺、邓玉函尚称安全无虞!”

崇祯皇帝之前从锦衣卫收到的洮岷兵变和甘南民乱的报告,只是锦衣卫西镇抚司的记听坐探们,对于兵变和民乱的事实描述。

“其民非民,皆曰教民,而其教民之为民也,往往视其教法至上,甚至大过王法。此其入华三四百年而始终未化之根由也!”

徐光启说完了这些话,见崇祯皇帝不断点头,表示认可,于是接着说道:

“前番陛下传旨三边总督衙门,准许来华在京之耶稣会传教士,大举西去传教,而其主事之人龙华民,与当年之利玛窦大为不同,其人虽满腔热忱,但却素来鲁莽激进,由其主事,方酿下今日洮州教难之祸根!”

听徐光启说到什么洮州教难,崇祯皇帝抬手打断他,然后问道:“徐爱卿所言,倒是令朕眼界一开,不过细细听来,也有颇多不可思议之处!汤若望既然写信与卿,那么眼下彼处情形如何?龙华民等一众耶稣会士可还安好?卿所谓洮州教难又是何事?”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其后世的记忆之中,提及教难,只知道当年的“南京教难”。

锦衣卫的探子们虽然无孔不入,但是底层的锦衣卫人员对于这些兵变民乱的内情以及洮岷等地教难的内情,有真正了解的却不多。

而这个所谓的南京教难发生后,营救被捕下狱的在华传教士出力最大的明朝官员,就有眼前的这个徐光启。

如今他提到的这个所谓的洮州教难,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词,难道参与洮岷兵变的那些木速蛮这么“给力”?!

崇祯皇帝允许龙华民等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在华传教,而且还把开放传教的地点放在了西北,这其中当然是“包藏祸心”的。

他断定这拨人到木速蛮云集的地区去传播天主的福音,必然要出事。

但却没有料到,效果会来得这么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