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七三八章 犒赏全军

第七三八章 犒赏全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暗含在崇祯皇帝一番布置之中的残酷真相,聪明人仔细思考之后不难发现,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于指出这一点。

当崇祯皇帝通过军机大臣英国公张惟贤之口,当众宣布拿出五百万崇祯银圆,重金犒赏全部参战军队的时候,满朝文武大臣除了再次跪地山呼万岁之外,谁也不会去问这些银子来自何处。

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些带血的银子,该不该还给那些遇难的百姓家属。

而一直跟随观礼的来自属国、藩部和外邦的使节们,更是无从知道这其中的种种血泪。

他们只是深深地震撼于大明王朝的富庶,震撼于大明朝廷的财力,震撼于大明皇帝的这份非凡的豪迈与慷慨。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并没有治罪大同巡抚范复粹以及大同镇总兵祖大寿的原因了。

至于宣府巡抚李养冲、宣府镇总兵侯世禄这两个人,也是如此,没法追究处置,他也不想追究处置。

因为严格说起来,他是可以提前将五军营、三千营以及近卫军第一镇和第二镇派往大同方向的。

即便是来不及守卫大同,至少也是可以派往宣府去的。

而不是一味地命令各部坚守在居庸关、紫荆关一线,眼睁睁地看着建虏大军及其北虏仆从军在大同和宣府两地攻城略地,抢掠屠杀。

在他们的眼中,五百万崇祯银圆就相当于五百万两白银啊!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么做了,当然有他自己的盘算在内。

而这个盘算,自然是着眼于战后。

但是这个理由却是不能说出口的,不能昭告于天下的。

毕竟天下百姓都是天子的子民,他们的生命,土地,还有财产,都是应该受到朝廷保护的。

大明军队也有责任去为了保卫他们的生命、土地和财产而作战,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建虏辫子兵及其仆从军,去杀他们,去抢他们,去掠夺和残害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