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七六七章 河套消息

第七六七章 河套消息(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每个地方都要在当地的通衢大道之上,立起一通汉奸碑来,将这些人的汉奸罪行昭告世人,警示后人。

许尽忠年近三十,是贵州总兵官许成名的长子。

因为许成名在平定水西奢安之乱前期的功劳,许尽忠被增补为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

等到水西之乱平定之后,朱燮元被封为靖南侯,秦良玉被封为忠武侯,而且同为总兵官的侯良柱也被封为了定彝伯,功劳差不多大小的许成名没有得到爵位。

于是崇祯皇帝就又将刚刚赴任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许尽忠,越级提拔为了千户,算是对许成名的一点安慰。

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消息,最终传回来之前,谁也没有办法定下来最后的封赏。

即便是崇祯皇帝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想法,但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办法确定下来。

因为你根据目前所得知的战报定下了封赏,那么接下来传回来的战报一旦是个坏消息,那岂不是弄巧成拙,等着被打脸吗?

好在这两位军机大臣也没让崇祯皇帝再多等下去。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二日,范永斗、范永奎、范三拔,以及王登库等汉奸四十一人,在经受了历时三天,每个人三千六百刀的凌迟之后,每个人的身体,都被刑部的刽子手们剐得只剩下一副白惨惨、血淋淋的骨架,在寒风中飘荡。

锦衣卫千户看起来官职不小,但是对于许尽忠来说,若不是皇帝亲封的千户,其实算不了什么。

因为出身于卫所世家的他,自从出生以来,就是世袭的贵州都司威清卫指挥使,指挥使比千户高了不知多少级别。

就像是一只只挂在集市上的羊或者狗,被一刀一刀地卖光了肉,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一样。

只有那一颗颗被特意保留下来的人头,还能够看清楚他们究竟是谁。

就在这一点,他们的头颅也被砍下,被新任的锦衣卫大同千户所千户许尽忠带着一帮选调的锦衣卫人马,随身送往宣府的张家口、独石口,以及大同的得胜口、杀胡口等地示众。

除了带着这些人头去示众的任务之外,许尽忠还带着几道皇帝的旨意,一个是给大同巡抚范复粹的,一个是给宣府巡抚李养冲的,还有一道是给山西巡抚张晓的。

这三道圣旨的内容却一模一样,那就是要在张家口、大同和太原三地立碑记录范永斗等十六家晋商通虏卖国的汉奸罪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