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八六五章 万事俱备

第八六五章 万事俱备(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鄂尔多斯诸部的男女老幼,四月一日启程南下,离开河中,前往他们遥远的安置地,到了六月下旬,将近三个月过去,方才进入川西北的松潘地区。

接到朝廷任命其为实任内卫军都督府左都督的旨意,侯良柱向前来接替其四川总兵职务的副总兵邓玘交卸了军务公事,家也不回,就直接入京了。

就在侯良柱抵达京师的第二天上午辰时,崇祯皇帝带着军机大臣、兵部尚书一干人等,在建极殿后、乾清宫前的云台之上召见了他。

这也就是后世传说中的云台召对。

侯良柱战战兢兢地向崇祯皇帝以及侍立在侧的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等朝中大佬,禀报了鄂尔多斯蒙古人经行川北等地进入松潘地区的经过,同时也顺带禀报叙永、水西地区平定之后,当地如今军屯、民屯的情况。

过去,户部设在各地的税关,不管是在运河上的,还是在驿道关口、城门口的,向来都只享有负责收取来往的车马、商贩税银的权力,却从来也没有听说,税关还有修桥铺路的职分。

不过仔细想想,马乾就发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你既然享有向来往这条路上的商旅商贩征收税银的权力,那么你当然也就应该负有维护这条道路平坦顺畅的义务。

就像运河上的税关,向来往的商船征税,自然也应该疏通维护运河的航道。

现如今,在漕运总督袁可立的主持下,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上各个税关,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规矩,运河上任何一处河段出现淤塞或者拥堵,被问责的除了当地的漕运分司之外,就是运河上的税关。

同时,侯良柱也向崇祯皇帝提及了川西北松潘地区周边土司的叛乱风险,提醒皇帝注意,德格土司、白利土司靠着与洮岷等地世家豪门通商而不断获得壮大,有朝一日或为川地之害。

而崇祯皇帝在听了侯良柱的当面奏报之后,也向他交代了自己对于内卫军都督府一应职司要务的想法,然后将锦衣卫和内务府在京师内城提前准备好的一处宅子,赐给侯良柱作为定彝伯府,并恩准御前侍从武官侯天锡今后白天当值之后可以归家住宿。

接见了侯良柱之后,七月十五日这个中元节的当天,紫禁城内建极殿中的大朝会,照常举行。

军机大臣英国公钦定大都督府大都督张惟贤,强撑着病体,也参加了朝会,至于其他的新设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们,全都在列。

如今崇祯皇帝又在京师带了这个头,就是想把这个规矩,向各地的税关推广。

七月十二日的上午,马乾与侯天锡等人在朝阳门外东岳面前,顶着烈日,一直等到了午后,方才接上了风尘仆仆赶来京师的定彝伯侯良柱一行。

侯良柱侯天锡父子俩异地相见,分外高兴,与马乾等人一阵见面寒暄过后,立刻跟着进了京城。

连着几日来,那么在朝廷这次重组五军都督府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任命的文武官员勋贵总兵们,除了毛维张等个别人以外,也都与定彝伯侯良柱一样,交卸了身上原有的职务、手中原有的事务,风尘仆仆奉旨入京,一个个觐见皇帝,然后等候就任。

定彝伯侯良柱,因为距离比较遥远,而且身上又担着沿途护送鄂尔多斯诸部四万蒙古人从川北西行入藏的重担,算是所有的左都督之中,最后一个抵达京师的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