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 第九二九章 还施彼身

第九二九章 还施彼身(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毕竟在锦衣卫里也好,在内务府中也好,此前很少有皇亲国戚的位置,安排进去几个,也算是对其他一些派系山头的一种威慑或者制约。

所有这些事情,虽然过去了数月,但是崇祯皇帝却依然记忆犹新,包括海兰珠让哈斯干给斋桑传带口信的情况,崇祯皇帝事后也从海兰珠这里知道了。

而崇祯皇帝也并没有因为这个怪罪海兰珠。

一个做女儿的,托人给父亲带个口信,正是人之常情。

虽然崇祯皇帝对皇宫大内、朝廷上下曾经四处跑风漏气失密泄密严重的问题,感到非常的恼火,但是如今却并一点也不害怕科尔沁人得知大明朝的实力。

斋桑没有让哈斯干和阿格拉巴日带回来任何的回信,书面的没有,口头的也没有。

不过他却很快放行了乌兰图雅和苏日娜的家人,并且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让他们跟着哈斯干和阿格拉巴日返回了大明。

就在八月中旬的时候,哈斯干与阿格拉巴日两个人从塞北带着两家十多口科尔沁蒙古人,经行古北口回到了京畿之地。

崇祯皇帝让内务府按照其他嫔妃品秩的皇亲国戚的待遇,在京师城内赐给了金银和宅邸以安居。

不过,跟其他普通嫔妃的父兄一样,这些人没有封给任何爵位。

相反,他正担心科尔沁人不知道大明朝的实力呢。

这一次,他来储秀宫,除了看望并陪伴兰贵妃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从科尔沁左翼蒙古人这里入手,去挖建虏后金国的墙脚。

但是为了让他们来到大明京师之后能够生活得下去,在崇祯皇帝的安排之下,宜妃乌兰图雅的哥哥乌尔图那顺,还是给了一个锦衣卫千户的世职,而其弟弟胡勒根,则在八月末被送进了通州的皇明忠义讲武堂第五期骑兵科。

至于宁嫔苏日娜的哥哥那日松、弟弟巴雅斯古朗两人,按照崇祯皇帝的旨意,被王承恩安排进了内务府,在京师与苏日娜见面团聚了一段时间之后,留下老父老母妻儿家人在京师定居,两兄弟被派往设在张家口的恒兴公司做事。

乌兰图雅和苏日娜的父母兄弟家人,都只是科尔沁左旗旗主贝勒斋桑手下普通的牧民,在科尔沁草原上的时候除了养马放牧之外,也不太会干别的。

即使是崇祯皇帝有意安排,也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位置给他们。

只能找了其中年龄还算合适的兄弟辈,安排到一些需要亲信人手的地方发挥点作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